2012-03-09

南方朔:要談大轉型不要只談小吃


要談大轉型,不要只談小吃
2012-03 天下雜誌 492期 / 南方朔

只管做生意,其餘一概不管的小吃商圈至上主義,在師大商圈裡踢到鐵板。社會轉型的困境,台灣如何抉擇?

近年來,許多新興經濟體都在進行轉型,像南韓、新加坡、印度、南非、巴西等,都在做著大轉型,要在產業、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努力提升。

台灣當然也在轉型,但我們正在做的,卻無疑是一種小轉型。我們對嚴肅的大問題,大多很少討論。

電視報導總是宣傳:誰的小吃創業很成功、哪裡的小吃最高可賣上幾百碗、誰的點心網購擠到爆、台灣小吃是如何世界有名。政府有意向聯合國申請小吃之都名銜,小吃觀光儼然成了全國的重點方向。

我無意菲薄小吃與點心土產這些行業,因為飲食文化,本來就是一國重要的文化項目。像韓國就由第一夫人領軍,要把韓式料理打造成世界五大飲食之一。

但台灣的小吃點心文化,如此被鼓吹,卻使人多少有點不安之感。

(一)台灣重要的大轉型,少被關心。這意謂著,台灣在可見的未來,經濟上都很難改變,高品質就業減少、國民所得難以改善的困境。

如果國民所得獲得改善,在餐飲文化上,我們就會鼓吹台式大料理。而今,不鼓吹台式大料理,卻去鼓吹小吃和小點心,它不也正反映出,目前台灣所得不增加,多數人吃不起台式大料理,只能在小吃點心上,來獲得滿足的現況。

因此,台式大料理不彰,只是小吃點心盛行,換個角度而言,未必是個多麼值得高興、甚至驕傲的題目。

(二)台灣從清朝移民時代起,小吃與點心的傳統即告建立。它是古代城市格局的產物。那時,都市沒有分區管制的限制,使得住宅區和商業區混合使用,也沒有文教區的概念,任何地段只要有集市條件,即可成為小吃商圈。

而以前也沒人在意它引起的油煙、衛生、人潮嘈雜,甚至周遭造成房租上漲及交通等問題。這種只管小吃做生意,其餘一概不理會的小吃商圈至上主義,終於在這次師大商圈上,踢到了鐵板。

近年來,台灣各地方都只著重搞小吃商圈和觀光活動,從不理會它造成的交通、人潮及連帶的都市品質問題。師大商圈問題,實在是個值得通盤反省的課題。

任何社會在今天這個時代,都應有全面轉型的想法與做法。但近年來,台灣的問題是,大轉型沒有,政府及人民都圍繞著小問題在炒作。

小吃文化因此儼然成了重點,也成了青年創業的重心。青年人有個一、兩百萬,就搞個特色小吃店,也成了青年人的努力目標。

細心想想,這樣的發展路徑,實在不能算是進步,只能說是把舊現象推到極致而已。師大商圈的居民強烈反彈,不只是對店家不滿而已,他們是對這種發展模式表示抗議。

我們社會不在大問題上動腦筋,飲食文化也不在實在很有特色的台式大料理上動腦筋,只有在小吃上做文章,這已道盡我們的問題!

(作者為作家、詩人及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