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8

陳柔縉:那一年,喧鬧一時的師生戀

那一年,喧鬧一時的師生戀
【2011/11/26 聯合報 / 陳柔縉】

士林芝山岩的樹間,突然傳出連續槍聲,第一次空發,沒有標靶,第二發,廿歲的山崎照子舉槍對準自己的喉嚨,碰的一聲,子彈滑過脖子,自殺失敗。

山崎小姐一心赴死,轉而縱身一跳,把自己往廿尺深的林叢拋下去。沒想到人還活著,只是,已經動彈不得。劇痛逼醒決死的心,現在的山崎開始發出微弱的呼救。當地一位姓周的台灣人,正上山採蘭花,聽見山崎痛苦的哀叫,趕緊揹她上來,搭汽車急奔醫院,意外救了她一命,也因此拉開轟動一時的師生戀奇聞的序幕。

這一天是一九三二年七月廿七日,山崎躺在台北醫院(今台大醫院),全身癱瘓,但仍能言語。關於她尋死的原因,像一顆石頭,丟進湖裡,激出的漣漪,隨著時間,一圈一圈擴大。

山崎說,她就讀台北二高女(該校已消失,非現在的中山女高,校址即今立法院)時,非常崇拜教日文的萩原義延老師,因崇拜而生愛慕。在東京旅途中,忍不住寫信回台,萩原老師也很快回信。後來,在台北相見,第一次,老師明言不能接受她的愛,第二次再見,老師卻「積極地抱腰接吻」,讓她愈陷愈深。雖知四十幾歲的老師是有婦之夫,不過,幾次在草山、北投、士林相會時,老師又有「愛汝之言」。最後,師母發現情事,老師狠別,種下她自殺的念頭。

山崎自殺前的焦慮,有一點是現在很難想像的;年輕的她誤以為男女相擁,就會懷孕。這個錯誤的焦慮可能傳染給父親大人,導致爸爸去學校找校長理論時,聲音特大,要求賠償精神損失五千圓。五千圓可以買一部半的豪華汽車,也可以買都心五十坪的房子,金額非常大。經過討價還價,三千圓、兩千圓,一路下殺,但是萩原老師堅持清白,一毛也不妥協。

校長為了要息事寧人,以維護校譽為由,要萩原老師辭職。八月中旬,老師辭職了,風波卻反倒雲湧。八月最後一天,按捺已久的報社,開始大版大版報導。萩原是帶著太太出面受訪,很後悔答應辭職,彷彿他真做了不該做的事。萩原喊冤,推翻山崎照子的說法。

萩原說,發現山崎有戀慕之心,幾次見面,純粹為了開導她,而且時間都選在十點到午後兩點的大白天,他也都穿著老師的正式制服,可嘆照子執迷不悟,還天天打電話到家裡,他只好再寫信相勸,一切都恪守師道,若有擁抱接吻情節,他願意切腹以謝世人。

兩造說詞南北,為了讓社會公評,報紙罕見地挖出山崎的兩封「戀文」,以及老師的兩封回信,大肆披露,弄了快一整版,八卦至極。說也難怪,日本時代整整五十年,師生戀聞所未聞,這是唯一曝光的一次,還以槍聲開始,整個社會飽受驚嚇之餘,肚子裡當然一大堆疑惑,窺探的欲望若渴。

之後一周內,風波有點紛亂。有人投書大罵是教育界之恥,老師竟然膽敢與人家女兒玩戀愛遊戲。另一方面,三位憤慨的台北帝大(今台灣大學)教授聲援老師,萩原十年前在師範學校教過的卅幾名台籍學生,也軋了一角,發出護師聲明,感嘆是「聖純」的老師「受難」了。

最後,回家療養的女主角終於羞愧認錯,向老師和社會道歉,喧鬧一時的師生戀才完全落幕;而那已經是三個月後的事了。
(作者為作家)

王道還: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2011/11/25 聯合報 / 王道還】

十月下旬,英國牛津大學的腸道感染專家史提芬.貝克(Stephen Baker)公開指出:對貧窮國家的人民,基因組醫學至今還沒有帶來預期的福利。他的團隊在越南與胡志明市熱帶疾病醫院合作,他以親身見聞發表評論,絕非人云亦云。

貝克的工作是整合實驗室研究與臨床醫學的需求。十年前,他參與的一個研究計畫,有了初步成果—完成傷寒菌(一種沙門桿菌)基因組的定序。當時還引起媒體的注意,因為傷寒是開發中國家常見的腸道疾病,每年感染者數以千萬計。傷寒菌會破壞小腸壁,造成發燒、頭痛等症狀,並無明顯特徵;要是不加治療,死亡率超過十分之一,甚至接近三分之一。估計痊癒者有百分之五是帶原者,他們的糞便會汙染食物、水源,擴散疾病。在美國,廿世紀最初幾十年,傷寒也是公衛人員頭痛的問題。

十年後,回顧當年的新聞報導,貝克不得不承認,當年的樂觀期望過於天真。傷寒菌基因組的資訊的確帶來了新知識,但是治療、篩檢、預防這個疾病的實務,沒有因而改善。傷寒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成為越來越令人擔憂的公衛威脅。

貝克認為這是因為生物醫學大國不再受傷寒之類的「傳統疾病」困擾,缺乏誘因與動機做相關的研究。此外,習慣在資源豐富的實驗室裡做研究的科學家,無法想像臨床實務情境,即使發明了新奇的技術,也可能派不上用場。

貝克以愛滋病的生物醫學做對照組:由於愛滋病是已開發國家的切膚之痛,能夠動員龐大的政治資源投入經費,才能在一九九○年代中期扭轉感染率,提升病人的存活期與生活品質。

可是貝克並沒有觸及一個更根本的問題:許多知識都能協助我們對抗感染疾病,關於病原與病人的基因組的知識,未必最重要、最有效、或者最經濟。例如最近幾百年人類的頭號殺手肺結核,號稱死神的頭領;一八八二年細菌學之父科霍才分離出它的病原—結核桿菌。然而揪出病原並不保證找到治療方法,即使是科霍也不成,他開發的疫苗無效。

治療肺結核的特效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才分別在美國、瑞典、德國問世。可是在西歐,結核病的死亡人數早在一個世紀之前就開始下降了。在缺乏特效藥的時代,篩檢、隔離病人就足以明顯地促進公眾健康。一九九三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肺結核再度成為全球公衛威脅;估計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結核菌,二○○九年因而死亡一百七十萬人。一九九八年,結核菌的基因組定序完畢,仍沒有促成新奇有效的防治手段。

其實貝克不只是指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這個號稱全球化的時代,醫療資源、研究資源、健康願景的全球分布極端不平等。他提醒了我們,催生基因組醫學的人類基因組計畫,從它一九八○年代中在美國逐漸成形,一九九○年開始執行,二○○三年完成,一直以美好的健康願景做為要求政府投入鉅資的口實。在生物醫學大國,這個願景依舊是空中樓閣。愛滋病的例子,並不能證明生物醫學或基因組醫學的威力,因為改變行為(例如使用保險套)便足以降低感染風險。

在不平等的世界中,人心到底還是能夠改變命運的。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王健壯:蘇嘉全講的小故事

蘇嘉全講的小故事
【2011/11/27 聯合報 / 蘇嘉全】

蘇嘉全的父母生了九個小孩,他是家裡的屘仔子,生於一九五六年十月。

在他出生後六年,一九六二年十月十日,台灣第一家電視公司台視,在蔣宋美齡按鈕後正式開播;也就是說,在蘇家九個小孩出生前,台灣還沒有電視,蘇家父母當然也沒看過電視。

但蘇嘉全日前卻在桃園一場募款餐會中,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我曾經問我父親為什麼生了九個小孩?他說因為當時電視只講國語,他聽不懂也看不懂,只好找我媽媽去睡覺,生了我們一堆小孩。」

蘇嘉全講這個故事,本來是要替蔡英文有客家血統卻不會講客家話辯護,當天他先問台下群眾:「是誰害蔡主席不會講客家話的?」民眾齊聲高喊:「國民黨啦!」接下來蘇嘉全就開始講那個小故事,「只好找我媽媽去睡覺」那句話,更逗得滿場群眾爆笑。

從當天現場反應來看,蘇嘉全講那則故事的傳播效果非常好,台下兩千多位支持者大概也都被他說服:蔡英文不會講客家話,並非她的錯,而是被國民黨害的。

如果沒人查證,這則新聞當然有利於蔡英文爭取客家選票,但偏偏卻有位雞婆網友核查時間後在批踢踢上貼文指出,蘇嘉全出生比台視開播早了六年,可見「蘇家生了九個小孩,顯然和電視只講國語沒有因果關係」。

蘇嘉全被網友抓包,他可能辯稱是無心之過,也可能把責任推給他父親,說老人家年紀大搞錯了時間,但事實上這不是疏忽,也並非瞎掰,而是負面選舉的一個縮影。

稍懂選舉學的人都知道,競選過程中散播攻擊對手的負面訊息,比散播肯定自己的正面訊息,更能讓選民印象深刻,許多精心設計的負面訊息,例如以故事或詼諧溫馨手法包裝的負面訊息,也比直接抹黑對手更有傳播效果,不但能鞏固基本盤,也有分化或弱化中間選民支持競選對手的作用。

換句話說,負面選舉打的是印象戰,目的是要塑造選民對於對手的負面印象,即使有些負面訊息純屬虛構,但因查無實據,卻常讓對手百口莫辯;而且,打負面選戰的訣竅是先指控先贏,就像甲指控乙是小偷,乙雖然一再澄清也證明自己並非小偷,但乙是小偷的印象,在部分選民的認知中卻難以抹滅。

再以總統密會組頭風波為例,陳明文最近雖然替陳盈助抱屈,說他「不是壞人,是個好人」,曾是立院三寶之一的蔡啟芳更說陳「是個大好人」,但在許多選民心中,馬英九密會黑道賭盤大亨並索取三億獻金的印象,卻不會因為陳盈助由壞人突然變成好人而改變,前幾天痛罵馬英九墮落的那些民進黨高幹,更不會改口說「抱歉,我們搞錯了,馬英九見的其實是個大好人」;也就是說,民進黨雖替陳盈助洗刷了負面形象,但卻達成了塑造馬英九負面形象的目的,一石二鳥又正反相合,這種負面選戰打得真是高明。

謝長廷不久前才說「這次選舉負面選舉少很多,沒什麼火花」,蔡英文也矢言「要脫離過去負面攻擊、扭曲與抹黑的選舉方法」,但對最近火花四射的負面選舉,他們卻未置一詞,顯然有樂觀其成之意。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去年參選台北市長時,既不發動負面選舉也不跟進負面選舉的蘇貞昌,不知作何感想?他這個輔選最高負責人,難道要讓自己的反負面選舉形象毀於此役,承認負面選舉果然很難超越?

鴻鴻:建國百年活動-極權思想下的產物

《星期專訪》建國百年活動-極權思想下的產物
[2011-11-28自由時報 / 鴻鴻] 記者黃以敬/專訪

「『夢想家』音樂劇兩個晚上演出就燒掉二.一五億元,但政府對國內傑出藝文表演團體的常態性補助,一整年卻只有兩億元,還要八十多個團體去爭取,這卻根本不夠政府高層做兩個晚上的夢!藝文界能不火嗎?」

熱鬧長達一年的建國百年慶祝活動,經費浮濫引發各界撻伐,藝文界更發出怒吼,要求「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短短兩週就有近兩千名藝術家及團體連署;發起人之一、黑眼睛劇團導演鴻鴻(閻鴻亞)指出,藝文經費不足,如今更是嚴重不均,且是政治人物在分配資源,以選舉、嘉年華式的思維在扭曲文化政策與發展,太過荒謬。

嘉年華式思維扭曲文化政策

Q:「夢想家」引發藝文界罕見的集體反彈,欲凸顯哪些不滿與疑慮?

A:藝文經費不足與不均,不是「一日之寒」,從花博、聽障奧運,就感受到大量資源被拉去做政府活動,藝文團體很難申請常態經費或場地。花博時期,幾乎文建會與台北市所有文化經費都拿去做花博,開幕就花了近兩億元。許多常態基層藝文活動無法延續,例如辦了十年的台北詩歌節就停辦。

諷刺的是,花博又砸大錢徵求演出與人力,為了活下去,藝術家必須配合花博模式,大都是一、兩天短期、在行動帳篷的演出,大多數團隊其實不滿意品質,硬軟體也多無法延續。聽奧也光是開幕、閉幕晚會就用了四.七億元,經費嚇人,但場景臨時搭造、團隊很累,軟硬體與經驗卻也都無法延續。

建國百年活動更是極端誇張,兩場夢想家音樂劇二.一五億元,文建會更拿了至少十七億元補助建百;以往藝文團體申請補助有幾萬元就很高興了,從不敢想一場可以「億元起跳的」,因此長期積怨被引爆,藝文界終於忍不住跳出來說話。而且很快就達成共識、提出文化改革的訴求,就是因為有共同的憂慮。

最詬病的是政府高層不懂文化,不去思索對藝術文化做長期扶植與扎根,卻不斷以短暫式、嘉年華式的思維,去分配文化經費及補助,要求藝文團隊配合政府做政策宣導。政府整個的文化政策及思維根本是錯誤、荒謬的。

文創口號讓創作思維商業化

Q:政府也處處宣揚「文創產業」,藝文界似乎也不認同?

A:這筆四年、二百六十二億元的文創方案經費,更是另一荒謬的事,藝文界早就反對聲浪四起。

藝文界不是不希望文化可以形成產業或提高產值, 但政府喊得震天價響,主要是因為這是最可以「操控文化」的方式,官方很自豪把企業引進來行銷藝術家,結果突然出現十幾家文創公司,選擇配合的藝文作者,包裝漂亮的行銷案申請補助。也許部分藝術家會很高興創作成本可以提早回收,但藝術文化卻也變成商品化,產生藝術創作單一化、思維商業化的危機,英國過去推行就不成功。

其實每個藝術家與團隊的創作,可做的與社會貢獻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都要賣錢。例如王文興的小說「家變」,三十年來可能只賣幾千本,但對整個台灣文壇創作的影響卻如此深遠,甚至改寫台灣文學史。

近日被盜賣的故宮國寶數位化計畫,也是一慘例,原來具有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的故宮國寶,不斷地被複製賤賣,成為業者向全民牟利的工具,擴大社教的功能被侵蝕。

又如華山藝文特區,過去是藝術家占地做為藝術實驗園地,但為創造營收,發包給業者營運,結果餐廳一家接著一家開、場租越來越貴,變成民眾去吃飯、順便看展的「消費型文化」,藝術家根本無法在其中發想、演練。後續還有建國啤酒廠、松山菸廠及大巨蛋等諸多類似開發案,令人憂心。

目前的文創方案,其實文化、創意很少,著重的是產業。藝術家連創作、排練的場地都沒有,創作環境嚴重缺乏,政府卻不斷砸錢去建構行銷廣告管道、去興建大型演出場地,根本是本末倒置。因此,藝文界呼籲凍結並檢討文創方案,也不要再花大錢建文化園區變成蚊子館。

缺乏文化論述藝術手法低劣

Q:夢想家案例,看到政治與藝術似有不可分的糾葛?

A:無論是花博、聽奧或是建百活動,大概只能說極權思想下的產物,基本上是要「歌功頌德」。節慶要開心,建百音樂劇當然可以唱歌跳舞,但除了太昂貴,引人詬病的也在於其中缺乏文化論述或說法,直接由黃花崗革命跳到現在,讓國人好像必須直接承接中華民國的正統,甚至出現「宇宙人」來祝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讓許多藝文界人士啼笑皆非。藝術手法低劣,後面意識形態還避重就輕,根本很難凝聚民眾認同。

若是藝術家拿人手短、對創作品質自我矮化,接案者就須自己去面對社會檢視,他們必須自己去維護聲譽,恐怕因此毀於一旦。

至於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下台,有人說是「代罪羔羊」、揭露出建百經費其實是「馬英九、吳敦義決定的」,這筆經費到底是誰決定的?就應該徹查,必須負起責任。

可能就因為是馬總統、吳院長在主導分配建百預算,根本不覺得這是文化經費,應該更像是一種選舉造勢經費,所以只要辦熱熱鬧鬧的活動,根本沒去思考如何做好文化工作。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也有諸如冬山河、童玩藝術節等政治主導的活動,但起碼有與在地文化結合,拉拔本土藝術家,但花博、建百及諸如近期北美館的印象派畫展等,多是崇拜國外藝術家,例如跨年晚會,中國爆破專家蔡國強的兩場煙火秀就要上億元,各縣市也接連不斷地放煙火,台灣的梵谷、莫內卻因此挨餓無法成形。所以藝文界呼籲終結「煙火文化」、把資源用在該用的地方。

拒讓政治人物主導經費安排

Q:目前文化經費只一.六%,馬總統承諾四%已跳票,但如果文化經費真的大增,對其運用有信心嗎?

A:文化經費要增到總預算四%,就是馬英九總統以前選舉時喊出來的,藝文界也很好奇為什麼是四%?要怎麼用?應是馬總統要向全民說明。

藝文界當然樂見經費增加,但重要是要先檢討,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對政府官員而言,常是要看到銷售數據,或是可在國際炫耀,甚至有文化官員坦承,只要參觀人次多、沒有負面的客訴,活動就算是成功的。

藝文界並不希望由於夢想家爭議,導致文化經費分配又受到一年一標的採購法限制、走上回頭路;但台灣不需要砸更多錢去辦嘉年華,未來不能還是由政府高官在辦公室分配經費、決定政策,不能再讓不專業的政治人物來主導。

從電影、藝文到美術,台灣需要更多常設性的資料蒐集、保存、研究到國內外交流推廣的專業組織機構,也希望能有專業的常設法人機構來建議經費分配,藝文界喊了多年,政府卻都充耳不聞。

此外,總統不會找藝文人士去當國防部長,卻會找政治人物來當文建會主委,會拿文化預算去辦造勢活動,在在證明文化被邊緣化的悲哀;未來文化部就算成立,從經費預算到部長人選,政府不能再讓藝文界失望。

2011-11-21

楊照:避菁英、品味唯恐不及的選戰

避菁英、品味唯恐不及的選戰
【2011/11/19 聯合報╱楊照】

台灣的選舉,持續朝著更加「民粹」的方向發展,這是個清楚的事實。最能夠顯現這項事實的,弔詭地,正就在於今年選舉中很少見到「民粹」兩個字,很少聽到對於「民粹」的批評。

經過多年的洗禮,這個社會已經接受「民粹」之必要,內化「民粹」的價值,所以就不會再用負面的角度提「民粹」了。

往常的選舉,尤其是高層次的選舉,一定要上演參選人「請益」的戲碼,風塵僕僕到處拜訪「大老」,尋求各個領域「大老」的支持讚美。還有,總統參選人幾乎毫無例外一定要去拜會大教團的山門領袖,證嚴法師、聖嚴法師、星雲法師、惟覺老和尚,哪個總統參選人沒有大肆宣傳和他們見面的場合?

今年,沒人在意「請益」了。總統府的「台灣之光」計畫,找的很多都是在社會上能見度不高,從事邊緣冷門行業,卻卓有貢獻的人。佛教大教團的重要性,也被「廟口開講」的形式取代了,地方性的佛道廟宇熱鬧烘烘的場子,才是參選人積極要去的地方。

正因為兩位參選人的學歷和形象都偏向傳統菁英,他們就更是不約而同選擇了以「民粹」領域決勝負。於是兩人都生怕和菁英、權威扯上任何關係,先入為主覺得一旦沾上了菁英,就爭取不到年輕選民,也爭取不到中南部選票。這樣的心態甚至引來蔡英文亟亟否認自己念的是「名校」。嗯,蔡主席大學念的是台大法律系,高中念的是中山女中,如果這兩個學校不是「名校」,那台灣還有什麼「名校」?

沒錯,重點就在於強調:和馬英九相比,蔡英文念的學校沒有那麼「名校」,想辦法撇清自己的菁英色彩。

別迷信菁英,用一種平等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社會,不是壞事。不過選舉選到這樣迴避菁英唯恐不及,顯然也不是什麼健康的好事。

第一樁可惜的,是這樣兩個擁有高度知識能力的參選人,卻不能藉由選舉提供什麼具備知識密度、可以刺激社會思考的意見,動員那麼多資源,吸引那麼多注意,竟然連一點傳播知識的作用都沒有。

第二樁可惜的,是如此全面擁抱「民粹」,必然敗壞社會的基本文化品味,並且壓縮文化藝術精緻發展的空間。「夢想家」事件最根本的肇因,其實就在品味,主事者以為有大型活動,讓很多人可以參與熱鬧,就可以合理化兩億多的預算,背後是再「民粹」不過的邏輯,並且先入為主覺得只要在「民粹」邏輯上站得住腳,藝文界的菁英意見、品味批判就不足為恤。

中央部會主管文化事務的官員,都如此看輕菁英,如此大方地宣揚自己的壞品味,我們怎麼還能期待這個社會真正能走上精緻創意與服務的道路呢?
(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張小虹:看見不一樣的月光

張小虹:看見不一樣的月光
【2011/11/20 聯合報╱張小虹】

當電影銀幕上滿滿整片蓊鬱山林撲面而來,那種刺痛人的綠,讓從小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大的我,坐在黑暗的電影院裡垂淚不已,既讚嘆著台灣的山林之美,也羞愧著自己對原住民歷史文化的無知。

而就在《賽德克.巴萊》轟動推出、引發熱烈討論之際,另一部有關原住民部落的電影《不一樣的月光》也順利排入上映的檔期。兩部電影相較,一是耗費七億的大成本大製作,原民抗爭的壯闊男性史詩,一則是靠補助與捐款的小成本小製作,原民現代生活的愛情小品,但兩者卻可以在當前台灣方興未艾的原住民影像生產上,產生積極且具創造力的對話。


首先,是涉及創作者的身分政治。《賽德克.巴萊》推出至今引發的爭議之一,便在於對該片漢人製作團隊、跨國技術合作生產模式之質疑,批判者多以「你所不知道的霧社事件」、「你看不到的原民信仰」為出發,挑戰該片「漢人思惟」導致的遮蔽與誤識。

故若順此邏輯推論,那《不一樣的月光》就真的非常不一樣。該片是台灣第一部由原住民導演所拍攝的劇情長片,拍攝的現場就是導演陳潔瑤土生土長的宜蘭南澳部落,演員與製作發行團隊也多以部落之人為主,就連在《賽德克.巴萊》裡精彩飾演中年莫那魯道的林慶台牧師,也在《不一樣的月光》中回歸其牧師本業,在教堂裡布道。

除了泰雅族導演拍泰雅族部落,該片在「身分認同」的正當性,更可上溯到家族歷史。導演陳潔瑤的阿嬤,正是當年失足落水泰雅少女沙韻的同學松村美代子,也正是松村美代子在中山堂的一曲高歌《追思沙韻少女》,打動當時的台灣總督長谷川清,而有後續「沙韻之鐘」與一系列打造愛國少女的皇民化行動。

但「身分認同」的簡化思惟,從來就不是評斷影像美學/政治的關鍵要件,若以出身來斷影片的好壞與真假,對漢人導演魏德聖不公平,對初試啼聲、卻一鳴驚人的原住民導演陳潔瑤,也一樣不公平。

故問題不在於打壓漢人導演不能或不會拍原住民,而在於凸顯原住民由被拍攝客體成為編導製作主體的歷史轉變。唯有讓「身分本質化」退場,與讓「歷史脈絡化」進場的同時,我們才能真正敬佩漢人導演魏德聖的苦心孤詣,也才能真正珍惜同為「原住民」與「女性」導演陳潔瑤的一路堅持。

《不一樣的月光》更成功回應《賽德克.巴萊》所引發的另一個爭議點:歷史詮釋的多義(異)性。該片描述外地劇組進入部落,尋訪「沙韻傳奇」,巧遇愛打獵也愛踢足球的部落高中生尤幹及其朋友家人。

「劇中劇」的後設形式,不僅讓該片能穿插遊走在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影像細緻清新,流暢動人,更讓鏡頭前受訪居民的可愛反應,徹底鬆動了歷史的一言堂:即便只是發生在七十多年前的事件,同部落族人卻沒人能確定當日為日本老師送行的學生人數,甚至沙韻當時的年齡,而部落高中生尤幹的女友,也叫沙韻,尤幹阿公老獵人手執泛黃照片追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也是沙韻。歷史不曾灰飛煙滅,歷史只是眾說紛紜。

《不一樣的月光》是一雙敏銳真誠的大眼睛,用影像生動書寫著原民文化的日常,讓「看見」成為可能,讓「不一樣」成為動態差異的過程。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王正方:從友善到一言堂

從友善到一言堂
【2011/11/21 聯合報 / 王正方】

某大陸雜誌主筆談台灣印象:你能感悟到一種久違了的溫馨。台灣人的臉從容淡定,優雅內斂,他們熱心……助人為樂的美德有了傳人。友善是台灣人的關鍵字。

很多外國友人對台灣最深刻的印象,通常也是台灣人的「友善」。

「友善」成為社會風氣,算是文明的表現。但是友善得過分,就變成「鄉愿」。鄉愿成了行為準則,能喪失獨立批評精神,摧毀鑑賞能力。台灣的觀眾是全世界最捧場的一群,任何國外團體來表演,都起立鼓掌,大呼bravo、encore。但有的表演真不怎麼樣,何必興奮?

別的行業不敢妄論,單說影劇這個行當,台灣影評、劇評人的專業評論平台根本不存在。見到的多是言過其實的吹噓、隱惡揚善的宣傳品。抓背撓癢癢,互相標榜,漫無止境的捧上天,台灣就出現數不清的「大師」。一旦有「大師」的稱號(多數是互相封贈,比大學推甄容易),就吃香喝辣,受用不盡。。

有戲劇大師、文學大師、哲學大師、藝術大師、創意大師、烹飪大師、美容大師、搞笑大師……。某小朋友畢業,獲「美術大師獎」,觀禮時發現同學們都得到大師獎,大師窮斯濫矣!

一念之「善」,友愛和睦,只表揚優點,姑息原諒,致命的缺點就不斷滋生蔓延。許多大師從不知道自己的缺點,盡情發揮短處,最終作品乏人問津。觀眾永遠有不買票看戲的天賦人權,國片市場曾因之蕭條。

即便是真正的大師,作品也要受得起批判和檢驗。大師的先決條件是有自知之明。海明威說:好的作家心中都有一具大糞檢測器(shit detector)。作品太臭,自己頭一個聞到,就趕快沖掉吧!沒有監測器,得靠公平的批評制度來維持專業水準。

國外有聲望、具公信力的影評人,不是影劇業工作者,球員不可兼任裁判。他們有專業訓練和知識,文化素養深,觀點獨到,言之有物,可以專靠寫影評維生。好的影評不帶情緒性辭句,能在爛片中找出優點,領著觀眾從他的角度看戲,往往令人茅塞頓開,獲益良多。如果同時有好幾位具水準的影評人,對一部戲發表不同看法,當地的觀眾就有福了。但此地的氛圍不對,寫評論文字報酬不高,既犯口業又落得人緣不好,何必自苦如此?

台灣還有可怕的現象,老是請政治人物評論電影;電影中的寓意我有聽到,覺得和某些人的距離很近。愛台灣的人必需去看這部電影等等。

政黨名人是最不合格的影評人,從政之後忙著跑攤,極少看戲,即便以前有幾個活著的藝術細胞,如今也都僵化、政治化了。影劇工作者切莫自貶身價,為擴大宣傳,找知名政治人物來評論,辛苦完成的電影,反被利用成政治宣傳工具,太對不起自己了。

缺乏批評制度,任何行業都會迅速腐化衰敗,便漸漸露出下世的光景來。廿多年前的國片,一片叫好聲,影評一面倒,有相反的意見就被圍剿。後來國片沒人要看,沉寂了好多年。前車之鑒,千萬不可忽視。

國片在復甦,形勢大好,啦啦隊不少,還是沒出現具真知灼見的影評。既然要「評」,就有褒有貶。動輒祭起不愛台灣、不支持國片的帽子,壓力太沉重。

從友善衍生出鄉愿,不小心就淪為沒有公正批評,言論一致的地方。「一言堂」是一劑毒藥,它曾致人於死地多次。

(作者為電影導演)

2011-11-17

王正方:李安請吃飯

李安請吃飯
【2011/11/16-17 聯合報 王正方】

李安在台中水湳機場密閉式地拍戲九個月,全沒消息,連狗仔隊的報導也很少見,保密工作嚴實。本來嘛!拍片的時候貴在一心專注,宣傳工作不妨押後。再說咱們李大導演都混到這個份兒上了,走到哪兒都是新聞,還怕宣傳得不夠?

接到他弟妹的電話,李安後天就要回美國,今晚邀二三老友餐敘。上次我們在羅曼菲的追思會上共聚台下,欣賞曼菲的二姊演唱崑曲,許芳宜同場表演她懷念老師的自編舞。羅家二姊嗓音甜美,一開腔我們就止不住的熱淚簌簌而下。去了後台,李安還強顏歡笑對二姊說:「你這是在光著屁股坐板凳,唱得有板有眼哪!」

唉!1980年代大夥兒都在紐約市晃蕩,一同消磨了不少美好的時光。

李老弟的頭髮黑白交集得更形嚴重,看著也別有味道,肚子略顯突出,招牌笑容一如往昔,挺累的樣子。拍電影是典型的手工作業,每個鏡頭都得費心雕琢,點滴累積成篇,道地的苦活計。

「老婆沒來台灣?她還在上班?」

「退休了,我們又搬回城裡,住在Soho紐約大學附近。她比退休之前更忙,節目豐富,自稱是閒暇社會的寄生蟲。常和兒子們湊在一塊,做飯給他們吃。」

「那麼她的廚藝一定大有長進了。」

「只進步那麼一點點吧!」李安把拇指和食指湊攏,中間只有一公分的空隙。

李安是美食家,華人導演中的名廚,和吳宇森有得比,老吳專攻廣東菜,兩人的路數不一樣。多年前他私下對我抱怨:

「一個人能把上好的食材做得那麼難吃,也需要天分。」

我聽了大驚:「你敢當著老婆的面說這個?」

當然不敢,我們都是PTT(怕太太)俱樂部的資深會員,不怕太太怎麼能當大導演?李老弟的PTT遠勝同儕,所以如今他的成就也就更高。

Soho是個很好玩的地方。當年社區的老倉庫,都分隔裝修成辦公室或住宅,古早與前衛混而為一,自成風格,成為當年的時尚。我曾租了一間當辦公室,大樓有拉鐵門式的老電梯,一扇大窗俯視百老匯街景。Soho畫廊林立,文藝活動豐富又多采多姿,光是去跑畫展的開幕,每天就能忙個不停。

我們最愛去的地方,是那一帶的小型藝術電影院,像Film Forum,不分晝夜的放映歐洲、日本藝術影片。在那段黃金歲月裡,這裡就是電影愛好者吸收國際電影養分的場所。日日夜夜徜徉在狄西嘉、柏格曼、費里尼、維斯康提、布魯紐爾、小津、薩提亞吉‧瑞、黑澤明、楚浮,各大導演的虛幻世界裡,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感動、震撼、振奮、自慚之餘又燃起了自信,內心永不休止的在編織著、遙不可及,大概是永遠無法實現的電影夢。

李安說現在又回到那個老街坊住,走在街上似乎找回了青春時代的一些感覺,然而終究不一樣了。年輕人過得太優渥了吧!缺少當年我們那股子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衝勁,也不夠瘋狂。他說:「在我上下幾屆NYU電影系的同學都很拚,冒出來好幾個大導演。有Spike Lee,還有替你做過攝影師的Ernie Dickerson後來也是大導演了。最可惜的是Steve Ning,他的畢業片得到首獎,卻年紀輕輕就中風去世了。」

一陣唏噓。我說:「你的畢業片也得了那一年NYU的首獎,那幾年華裔學生表現得非常突出,後來你們的系主任產生了偏見,他還對我說,大概中國人都有當導演的天分。我心中暗暗叫苦,希望他不要看到那些港台爛片。」

「紐約市照常爭先恐後,亂中有序,還是超可愛的。」

這部片子進行得怎樣了?印度少年的演出還行嗎?

「好在沒有從Hollywood的圈子裡選演員,我親自面試了上千人,這位小朋友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已經相當不錯了。」

「報上說你請到Gerard Depardieu(傑哈德巴狄厄)客串,他的戲拍了嗎?」

「頭兩天就拍完了。」李安不由得興奮起來。可不是,在那個年月幾乎所有的重要法國影片,都由這位大鼻子情聖主演。Depardieu是不折不扣的法國影帝,他的戲路多變,表演有深度又自成一格。才華耀眼,力道強勁,隨時能出戲入戲,是天下的導演夢寐難求得的上上品演員。有人認為只有那些慧根差的演員,才去學那個什麼「方法表演」(method acting)。

我們想起紐約電影界盛傳的一則故事;霍夫曼(Dustin Hoffman)和勞倫斯奧利佛合演Marathon Man,拍攝地點在紐約。霍夫曼在片中被壞人追殺,沒命的奔跑,三十幾個小時沒睡覺。他為了進入劇情,也就不吃不睡了一天多,面容憔悴的來到現場。天才演員奧利佛見了他大吃一驚,詢問:「你怎麼了,病了嗎?」 霍夫曼告訴他這是進入劇情的「方法表演」。老奧利佛卻說,身體這麼虛弱不能拍戲。霍夫曼問他:「不然我該怎麼做?」

「老小子,」奧利佛回答:「你就演哪,你演哪!」(Old boy, you act, you act.)

「請到Depardieu不容易吧!」

「我親自去請他,現在他比從前胖了好多。這位國寶演員在法國被冷落。人挺爽快,一口答應,在片子裡演一個有案在身流落他鄉的廚子。和他合作是畢生難忘的經驗。」

我們談起Depardieu的幾部名片。啊!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以歐洲的百年戰爭為背景,他飾演一名多年之後從戰場歸來的士兵,冒充Martin Guerre,騙過了所有人,與Guerre夫人一起生活,發生了愛情。後來那位本尊出現,事跡敗露被處死。這部電影深入的探討了人性,寓意深遠。Depardieu的角色詮釋收斂而強勁,甚有特色,數十年後還是令我們難忘。好萊塢翻拍了這部名片,男主角是李察基爾。就怕貨比貨,李察基爾演的都叫什麼玩意兒嘛!我們幾乎是同時喊出這句話。

羅曼菲來紐約的時候,我們就到長島他二姊家聚會,其實曼菲沒來紐約,我們也沒少去他二姊家混。她二姊夫生意做得興旺,廣為結交海峽兩岸三地的藝術家,豪宅內高朋滿座,弦歌美酒不輟。我既不會歌,也不能畫,是個只會高談闊論,品頭論足的電影夢想家,但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只要機會來了,我拍出來的電影,也不會比費尼里遜色!李安屬於沉默寡言型,那時還處在「煎熬期」,沒拍到戲, 但是他腦中的點子就不停地在轉著。羅二姊的大女兒勻勻,美國出生,天生的美人胚子,五官四肢無一處不完美,湊在一塊兒更是豔麗絕塵。她溫柔大方,從小就喜歡湊在大人堆裡,聽叔叔伯伯們臭蓋。李安有一天對我說:

「拿一台攝影機來,面對著勻勻拍她聽大人講故事的表情,教人看不厭的。」

李安切著盤子中的牛排,我們吃的是牛排嗎?不記得了,主菜是敘舊。

「記得勻勻嗎?」我問。「多少年沒見到了,她現在怎樣了,結婚了吧!」

「兩年前在紐約見到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面容依舊姣好。羅二姊每天忙著玩小孩。」

曼菲離開我們也好幾年了。沉默了一會兒,不約而同地舉杯,紅酒溜下去得快,李安臉色泛紅。

「現在比從前能喝了,記得你原來的酒量滿遜的。」

「紅酒還可以,幫助睡眠,拍戲總是睡不好。」

很久以前,李安寫好了一個劇本,興沖沖地告訴我:「裡面有一個算命先生的角色,非得你來演不行。」幹嘛要我演,不太像吧!我們的朋友于半仙,那才是真正的命理大師。半仙是位奇人,英文總共不會幾句,就能去格林威治村擺攤位算米卦,請同學當翻譯,一天下來掙到不少錢。有一次大家在他那兒喝茶閒聊天,半仙靜下來算計著什麼,突然說:「某某會打電話來喲!」果不其然電話就響了,正是某人打來的。連這個都算得出來,如果他今天在台灣為各大小選舉把脈,那些民調公司就只能去要飯。不知道于半仙屬於陰陽五行的哪一門,回想起來他當年算我們李導演的運勢;何時起運、何時嶄露頭角、步步上升,而後一發不可止,幾乎是準到令人瞠目結舌。我的記憶從不曾辜負過我,這可不是在放馬後砲。

「不是迷信,」我說:「于半仙替你算的那幾步大運,時間點都對耶!」

他點頭微笑,略想了一會兒:「有一個時間點晚了快一年吧!」

「喂!老弟,你是說得小銅人獎的時間嗎?拜託,那是福報,全世界有多少大導演等了一輩子也等不到它,晚個一年算啥!英格瑪柏格曼也沒拿到呀!」

李老弟突然眼神炯炯,不會是紅酒喝多了的關係吧,他說:「我見到了柏格曼!」

「No Way!」我當時肯定是眼中噴出來熊熊的嫉妒之火。能怪我嗎?柏格曼當年影響了好幾個世代的歐美和全世界的年輕導演。李安這傢伙狗運亨通到這種地步,居然見到了億萬影癡崇拜的祖師爺。

「我去了瑞典柏格曼住的小島,聊了好一會,臨別時擁抱了他,老人的身體非常柔軟,沒多久他就去世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看柏格曼的電影是歐美或全世界知識分子的時尚。他的電影在美國市場從來不賣座,我們也從來沒有錯過一部。他不玩鏡頭,原文對白冗長,不配音,來不及地讀英文字幕,有時必須看好幾遍,每一遍的感受都不同,震撼次次加深。偶爾還會重溫他的作品,窩在屋子裡看DVD,感覺又不一樣。
「瑞典政府保存了不少柏格曼的拍攝場景,《野草莓》(Wild Strawberry)的那間穀倉barn house,《處女之泉》(Virgin Spring)的現場,」李安的臉更紅了:「老實告訴你,頭一次看完《處女之泉》,我覺得就在那時失去了我的virginity(童貞)。」

乖乖這太屌啦!我這邊就遜到不行。大二那年在寧波西街後面的那條巷子,有位女孩叫阿珠,和我時常一起磨蹭……都扯到哪裡去了。

我們無可遏制的談柏格曼,我對《野草莓》情有獨鍾。那位去領獎的老科學家,一路上回憶往事。老人的學術成就非凡,但一生境遇坎坷,最美的時光是幼年的一個夏天,和小朋友們一同採野草莓。大師運用Flash back不落痕跡,身著白衣白裙小仙女般的玩伴來找他,鏡頭反打,見到一位九十多歲的老者和她說著童言童語,觀眾不但接受了,更被深深的觸動。舉重若輕,直指人心。另一部戲,Fanny and Alexander(《芬妮與亞歷山大》),是柏格曼的彩色繽紛童年美好回憶,完全不同於他一貫的沉重嚴謹風格,他揮灑自如的講故事,行雲流水,其流暢幾乎勝過了費里尼。柏格曼在1967年的訪問中說:「拍電影就是將自己再度投入最深層的童年記憶裡去。」

我說:「我和我那時候的太太,一同去看柏格曼的Scenes from a Marriage(《婚姻場景》), 接連兩個禮拜家中無寧日,吵到天翻地覆。」電影中的情節、對白,都在無情的挖掘、暴露現代婚姻關係中的虛偽、自私。每個人都極善於保護、偽裝自己,巧言善辯,為自己提供正當性。電影是在探討那對北歐夫婦的隱私和相處上的問題,卻處處反射到自己的婚姻,招招擊中要害,如果認真地探討下去,誠實面對,恐怕每個現代婚姻都岌岌可危。柏格曼在一次訪問中說;電影導演只能扮演解剖醫生的角色,他以不同的角度切下去,拿起來給大家看,肝癌長得是這個樣子。治療肝癌?電影導演不會。

「後來我們協議離婚。嚴格來說,它起自柏格曼的Scenes from a Marriage。」

「但是據我所知,」李安說:「你那次離婚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不過把離婚算在柏格曼的電影頭上,也算挺有品味的。」

「我在好幾年之後才看了Philip Hoffman主演的Truman Capote(《柯波帝:冷血告白》),」我說:「他學Capote的那副樣子特別惡心,一舉一動都透過了精心設計,斧鑿的痕跡出處,矯揉造作陰陽怪氣的,非得那樣才像同志?很具侮辱性。可是他得到那一屆的最佳男主角金像獎,我有點為你《斷背山》的男主角Heath Ledger叫屈。」

「對,我一看到Hoffman的表演,心裡就知道這下子完了,那種表演好萊塢最喜歡。」

「他們認為那樣才叫演戲,使勁地演戲。」

「Heath很酷,也算是滿豁達的。他生性不喜歡熱鬧,很少參加慶祝酒會這類活動。」

「唉!Heath也不在這個世界爭名奪利了。聽說Hoffman當了導演。天呀!上帝要多多保佑美國。好萊塢是一頭殺傷力無窮的巨獸,它能捧一個人上天,更能瞬間毀掉成千上萬的人。」

不予置評,互相舉杯一飲而盡。

「還跑步嗎?」他問。

「勉強算是在跑吧!比我在紐約的時候差得遠了。想當年我每天沿著East River從五十九街跑到一百二十五街,再兜回來。現在只繞著國父紀念館慢跑個幾圈,實在墮落得厲害。」

「你還在第八大道跑哩!有一回我和舒哥他們開車經過,就看見你在人行道上跑。」

「真是的,當年我也還是紐約第八大道的一景耶!勤於鍛鍊是為了迎接即將降臨的大任,這『大任』老是沒降下來,我就馬馬虎虎維持個血液循環吧!」

「你看來比同年齡的人年輕多了。」

「當然,我慣於裝年輕。半路出家的悲哀,第一次當導演已經四十五歲,得裝年輕才能和小夥子們拚。」

「當年在Soho的華人藝術家很多都回流了,」李安說:「紐約的孟嘗君北海兄還在那裡,不然的話那地方還叫什麼Soho。」

北海兄是當地的酒仙,數十年來廣交天下豪傑,大江南北、兩岸三地的知名之士,都在他家裡作過客。有一回胡金銓來紐約,北海為他約來好多人,李安就是在那次頭一回見到胡大導演。我的酒量中等,酒品尚可,就成了孟嘗君府上甘草型的混混來賓,隨叫隨到,不請也到。北海兄的酒興最濃,愈喝下去人就變得愈有趣,妙語連連。李安記起來一件事:

「北海家裡的那些五、六十年代的黑膠唱片,很珍貴。」

「對,他喝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拿它們出來放。有一回他逼著我聽Sam Cooke的歌,說:聽完這首歌,你就應當去自殺!到現在我還是沒弄明白,為什麼偏偏是我聽完了就該去自盡?」

「但是有一陣子北海嫂將我列入黑名單。」我回憶往事。

「怎麼可能?你們有那麼多年的交情,而且又是保釣運動老同志。」

「唉呀!喝出問題來啦!有一回約了北海兄一道去歡送夏陽的party,喝到一半我不勝酒力,借尿遁回家宿醉。據說黎明時分,三、四個人扛著北海回去,護送人員中沒有我。下一次北海嫂見到我便破口大罵:你們兩個人一道去喝酒,一個橫著回來,一個不見了。如果北海出了什麼事,就是你的責任!罵得我們二人都低頭不語。但是我賴皮成性,以後有聚會還是照去。不久大嫂的氣消了,挺親熱的問我:冰箱裡還有一條魚,要不要煎來給你吃?我便忙不迭的說好。」

又想起一樁事,我說:「你記得嗎?有一部電影,北海的晚輩當導演,你做監製,在紐約拍攝。」

「對,他們請輔導金的時候,掛了我的名字做監製。」

「雖然是掛名,閣下還挺投入,每天提心吊膽的。」

「當然囉!名字上去了就得負責呀!」

「嘿,你還和導演發生了點溝通上的問題,跑來找我幫忙說說,真叫找錯了人。」

「我以為你和北海這麼熟,論年紀輩分也算是個長輩吧!其實你根本沒尊嚴,說不上話。」

「咳!留上這把鬍子只為了裝老成持重的樣子,其實連五歲的孩子都不把我當過長輩,為老不尊,沒人聽我說話。所以說我一下子裝年輕,一下子裝老,結果都不成功。」

餐館內還有一桌客人,杯酒聯歡甚為喧囂。有人眼尖,看到我們這桌有位國際知名大導演。一個個帶著幾分酒氣前來致意、合影,要求簽名。有位女士索性就當著李安的面,念起他某部電影的對白台詞來,李老弟微笑點頭不止。一陣熱鬧過去,大家歸位。就聽見那邊又有一位女士,以女高音厲聲喝道:「你是台灣之光!」

「哎喲喂!」我低聲的說:「這太沉重了,你和曾雅妮一樣,人家都寄望你們每次都要贏大滿貫獎杯,受得了嗎!做名人真辛苦,連頓飯也吃不安寧。」

「在紐約還好,戴頂帽子,搭地鐵、在街上閒逛,基本上沒大問題。」

「對喲!因為紐約人個個都自以為是大咖,踩到別人的腳不需要道歉,你和他們客氣,馬上露餡是個外來客,不小心會受欺負。」

「石頭(他的小兒子)也演戲了,」我說:「一定是受了父親的不良影響。」

「冤枉,」他急忙辯解:「這完全是小孩自己的決定。他還在紐約大學讀電影,跑去應徵拿到那個角色之後才告訴我們。」

「做老爸的有沒有面授機宜,教他如何應付惡劣導演之類的絕招?」

「這年頭做家長的能說什麼?我只告訴他,在美國亞裔演員的工作機會不多。他為了拍戲向學校請假一年。」

「石頭很機靈,小時候和我打鬧他專攻我的下三路。現在有一米八幾了吧!再和他幹架,就得對付他的泰山壓頂。」

李安壓低了聲音說:「剛聽到石頭要演戲的消息,第一個反應是;我的報應終於來了。」舉座大笑。

「老大在幹嘛?」

「他計畫從事漫畫創作。」

「這部片子什麼時候上映?」

「明年底吧!這類電影不是blockbuster(大片),票房過得去就好,估計絕不可能上美國的暑期檔。」

焉知非福?暑期檔是大公司集中財源的年度主力戰場,血淋淋的殺戮,一旦捲進去,戰況十分慘烈。

意猶未盡,筵席要散了,再乾一杯紅酒。攝製組的車子還在外面等,他們今夜要回台中。走到門口,李老弟說:「下回來Soho找我。」

「Yes, here we come, Soho or bust.」

門啟處,十幾盞鎂光燈不停的閃爍,眼前一片漆黑,狗仔隊在門口守候多時了。

李清志:廢墟夜談 南港夢想

廢墟夜談 南港夢想
【2011/11/17 聯合報 李清志】

萬聖節的周末夜晚,參與位於南港舊瓶蓋廠廢墟URS13所舉辦的「廢墟夜談」活動,讓我十分興奮!一方面是因為我原本就對「廢墟」議題感興趣,如今終於有機會與許多同樣感興趣的人分享;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在夜晚的廢墟中演講,置身廢墟中,更能夠經驗廢墟空間的神秘美感!

「廢墟」是一種另類的建築空間,代表著建築生命的衰敗或死亡階段,在現實城市空間中,呈現出一種超現實的奇特美感;因此許多人著迷於廢墟空間獨特的美感,甚至從廢墟空間中,尋獲藝術或文學創作的靈感。

「廢墟探險」與「廢墟攝影」如今也成為流行顯學,世界各國都有這類的民間社團,到處尋找廢墟,進行探險,並在網路或出版品上分享攝影作品。日本最有名的廢墟是一座稱為是「軍艦島」的廢墟之島,這座位於長崎外海的島嶼,原本是座採礦的小島,但是當採礦終止之後,整座島嶼居民迅速撤離,這座島嶼立刻成為一座居民有如人間蒸發的神奇廢墟。「軍艦島」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安全的理由,被封閉不准外人登島,一直到最近才被列為文化財保存,並開放有限度的登島參觀。

台灣曾有一座廢墟,被國外相關雜誌列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廢墟之一,那就是三芝的「飛碟屋」,飛碟屋廢墟原本是昔日建商的前衛建設,採用預鑄的方式建造飛碟形狀的住宅單元,然後再裝在建築結構上,猶如日本代謝論(Metabolism)的概念一般,不過這樣前衛的建築概念,在當年並不受社會接納,以至於開發案終告失敗,整個區域淪為廢墟。

「飛碟屋」既前衛科幻,卻又破敗傾頹,其獨特的廢墟氛圍,受到創意人士的大大歡迎,「飛碟屋」遂成為最受歡迎的廢墟之一,同時也是三芝地區最受歡迎的景點。無奈執政當局並不能理解廢墟的美感與魅力,官方美學總認為廢墟是現代城市的恥辱,因此必須除之而後快,幾年前當局招來多台推土機與怪手,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飛碟屋」整個區域剷平,三芝地區唯一令人驚艷的景點就此消失。

在URS13所舉辦的「廢墟夜談」活動,除了分享廢墟心得之外,也談到了南港這座工廠廢墟的未來,過去南港地區夾在鐵道與基隆河、垃圾山之間,是鐵工廠與住宅區的共生地帶,但是較低的房價也吸引了年輕、經濟狀況較弱勢的家庭進駐,白天大人們出外工作,整個社區只剩下老人與小孩,晚上下班後,住戶只是回來睡個覺,第二天又要外出,是個名符其實的「睡覺城市」(Bed Town),老實說,這裡根本談不上甚麼生活品質!

最近南港車站三鐵共構幾近完工,眾人都期待從此南港將飛黃騰達,一改過去破敗老舊的生活環境,因此這座鄰近南港車站的舊瓶蓋廠廢墟,遂成為許多人眼中重要的開發基地。「廢墟夜談」中,大夥兒在夜空下提出很多想法以及這塊地將來的可能性;雖然並不是一定要保留這座廢墟,但是卻都希望這樣一塊寶貴的城市空間,不要再淪為只重商業利益的城市建設,而能真正去為南港區民著想,讓南港居民的生活品質因為這塊地可以有不一樣的轉變,如此這座廢墟才算是發揮它的真正價值!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2011-11-15

攝影集

Little People in the City
Slinkachu(2008)

STAGE
沈昭良(2011)

2011-11-08

胡晴舫:都市中國

都市中國
【2011/11/06 聯合報╱胡晴舫】

今年第七十億個地球人誕生,同時,向來以農立國的中國,正式成為都市國家,從今而後,中國城市人口首度超過農村人口。

上世紀之初,美國即將躍為世界第一強國,紐約瘋狂蓋樓,畫家查爾斯.席勒(Charles Sheeler)畫了《摩天大樓》,整張畫裡不見天空,沒有大地,只有高樓密密麻麻擠滿畫框,從它們在彼此樓身投下的陰影才能測知太陽的位置。感嘆於「美國是世上最偉大的國家,空氣中充滿了節慶的氣氛」,身為紐約客的費滋傑羅當時寫道,「紐約擁有世界誕生時所散發出來的全部燦爛光輝」。

本世紀之始,換作中國拚命蓋樓。中國重新崛起,需要人間所有的光彩。除了北京、上海一級城市,也包括了其他省城如蘇州、貴陽,儘速都市化已是國家政策之一。先是為了發展出口經濟,建設城市以容納從農村到工廠的大量勞動力,現在為了將出口經濟逐漸轉型為內需經濟,都市人口遂成了國內消費市場的根基。

都市予人印象向來高汙染,揮霍物資,吞噬巨量能源,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年初英國研究顯示,都市人其實比他的鄉村同胞耗費較少資源,因為空間密集使用,以及基礎設施高度分享的緣故。三千多萬人口的東京,人均碳足跡少於北京或上海,證明了都市高度發展未必反環境,東京因為都市規劃與交通建設比較精密完善,無形中便降低了每人的環境成本。

中國追求都市化,為了使最多人享受一定生活品質,然而,都市化的手法卻令人擔憂。由政府主導都市發展,與都市本質正好背道而馳。城市乃由人的流動而自然形成,猶如流水積沙,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一個都市潟湖。中國為了加快都市化,太相信政府計畫,以為只要四處選點,先蓋出想像中的都市空間,都市繁榮便會自動發生,而不是遵循都市有機發展方向去積極建設。

都市發展從來就不僅是一樁樁土地開發案,可惜,現階段許多中國城市正以此種房地產手段急速發展,猶似十九世紀的巴黎,憑空造就了一群與政府攜手的新興都市資產階級,替代了昔日的貴族,卻導致可怕的貧富差距,終於發生了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革命。

在今日中國,地方官員貪腐,圖利地產商,地方政府負債極深,已不是都市化的最大隱憂,而是土地開發手法所造成的社會後果,以及開發之後究竟要完成如何的城市願景。

當都市擴展,迅速吞蝕周邊鄉村,由於中國現今法令規定農人無權賣地,地方政府得以低價徵地,農人不能獲致足夠補償,又無法待在自家農村,只好以便宜勞工形式流入都市,而中國畸形的戶口制度一日不除,這些人就只能轉成地下人口,形成都市的奴隸,當代中國的新賤民,像頭毫無尊嚴的動物任人宰割。

而那些徵收來的土地通常規劃為工業園區,並不是供市民使用的城市空間。當其他國家城市百分之五十到七十面積均屬於居民,中國城市卻往往只有百分之廿到卅。市民沒有受邀參與城市藍圖,城市發展缺乏集體凝聚力,土地像蛋糕一樣任意切出去,各自發展短期工程,真正亟待建設而且可以銜接不同城市功能、滿足大多數人日常需求的基礎設施卻遭忽略,或因粗製濫造而發生如上海地鐵追撞的公共意外。

希冀在最短時間廣泛都市化,因為要照顧最多民眾,過程中,要是犧牲了口口聲聲宣稱要照顧的大多數人,顯然將成最錐人心的社會反諷。

(作者為作家)

劉克襄:等待誠品的香港

等待誠品的香港
【2011/10/27聯合報╱劉克襄】

明年三月,誠品要到香港銅鑼灣開店。不少香港人引頸企盼著,尤其是知識分子圈持續在談論。一家書店進駐城市竟成為話題,而且是文化大事,意義頗深長。

前些時,我在東海岸,花蓮人對這家書店的入駐也很期待。花蓮人覺得誠品若出現在東部,意味著高水平文化的灌注,有種非凡的格調,讓他們跟台北站在同一線上。惟花蓮人也有點哀怨,迄今無法忍受,台東這麼小,前些年竟提早開鋪了。

香港人的心境卻是另一種,誠品代表的品牌,彷彿是洗盡風華,回歸樸實的象徵。當地文化人咸認,此書店的到來,對香港一味屈從商業利益思考,追金拜財的風氣,應該會有醍醐灌頂之效。

誠品的重要,從香港人晚近來台旅行,常列為必遊景點即可看出。他們走逛信義店,不一定是要買書。平常不習慣紙本消費的,也要去沾染點氣息。走進誠品,觀賞別人專注地看書、買書,彷彿是美好的情境。或者在附近喝咖啡,都能浸濡於典雅的書香氛圍。甚至於,莫名地參加一場書店裡的新書發表會,都有種參加嘉年華會的興奮。但通常他們還真的會買一大堆書回去,一來書價比香港便宜,二則內容真的多元。

看來,誠品書店早就不只是文化資源,更是台灣的風景。

香港並不乏書店,也有規模尚可的連鎖企業,諸如三聯、商務,為何對誠品如此獨鍾呢?說穿了,那是當地長期缺乏讀書文化下,想要期待有更多藝文元素注入的心聲。甚而是對幾十年香港重商走向的省思。

從香港己身的角度,或許這也是好時機。香港年輕一代逐漸展現不一樣的在地意識,比過去的世代更追求土地認同,不再以大陸的國家意識馬首是瞻,更非忙著跟緊國際趨勢潮流。他們也急迫需要在地文化的紮實建構,誠品帶來的內涵,或許會提供這類養分。

香港人也很好奇,我這樣來自台灣的作家看法如何。我警告他們,因應台灣的市場,誠品已在改變,九○年代的理念跟現在不同了。再者,銅鑼灣店面何其貴,誠品到那兒設場,絕對是項重大挑戰。說不定經營一段時日,反而入境隨俗,去異求同。

但他們報以微笑,認為能來就是好事。他們相信誠品的眼光,就算相似的文化商品,誠品展現的格局一定有種濃郁的書卷味道,那是香港目前沒有的。或許是這種情境吧,想邀請誠品到來的企業廠商,降低了許多行規,租地便宜、約期拉長等等,迎接麥當勞的寬鬆條件似乎都出現了。但他們的讓步其實也是在投資,還是希望透過誠品帶來文化商機,順便帶動周遭的繁榮。

誠品有那麼好嗎?有位知名的台灣銀行家最近到香港投資,接受訪問時語重心長地說,「到了香港,才知道台灣離世界有多遠。」但從文化角度,香港人若到台北,走進誠品書店,恐怕會有另類驚覺,「到了台北,才知道香港離文化有多遠。」

每次搭乘地鐵,放眼望去,幾無人看書的香港,確實需要刺激。誠品的外銷提醒我們,台灣有一種文化能量,可以輸出,可以轉化為經濟。那是香港,或者整個華文世界少有的優勢。但誠品不是台灣唯一質地優美的產業,我們還有許多這類豐厚多樣的文化資源,只是還未善用,或者尚不知如何包裝,透過更好的整合,逐一推銷出去。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2011-11-07

攝影師

Alexander Rodchenko(1891-1956)
常有特殊的構圖方式,影響許多電影導演和藝術家

Jay Maisel(1931- )
利用光線與色彩構圖創造超現實的攝影風格

Michael Jenna(1953- )
極簡創作

W. Eugene Smith(1918-1978)
報導攝影大師

Ami Vitale(1971- )
報導攝影

Alexandra Boulat(1962-2007)
戰地記者

Lauren Greenfield(1950- )
紀實攝影-女性為主

Albert Renger-Patzsch(1897-1966)
自然攝影

Raghubir Singh(1902-1984)
自然攝影

Steve McCurry(1950- )
自然攝影

Gustave le Gray(1820-1884)
自然攝影

Eamonn McCabe(1948- )
運動攝影

Leni Reifenstahl(1902-2003)
運動攝影

Balazs Gardi(1975- )
運動攝影

Roloff Beny(1924-1984)
建築攝影

Berenice Abbott(1898-1991)
建築攝影

Bernd(1931-2007) Hilla Becher(1934- )
建築攝影

Robert Polidori(1951- )
建築攝影

Sylvia Plachy(1943- )
藝術攝影

Man Ray(1890-1976)
藝術攝影

Joel-Peter Witkin(1939- )
藝術攝影

Ray Metzker(1931- )
具創意的單色照片

Suki Dhanda(1969- )
人像攝影

Julia Margaret Cameron(1815-1879)
人像攝影

Wolfgang Tillmans(1968- )
人像攝影

Arnold Newman(1918-2006)
人像攝影

Catherine Mclntyre(1961- )
影像合成

Steve Caplin(1958- )
影像合成Photoshop的先驅

Joan Charmant(1978- )
影像合成

Raghu Rai(1942- )
旅遊攝影

Paul Harris(1956- )
旅遊攝影

Felice Beato(1825-1908)
旅遊攝影

2011-11-04

劉維公:從曾雅妮現象看故事經濟學

從曾雅妮現象看故事經濟學
【2011/11/01 聯合報╱劉維公】

一個傳奇的場景已經出現:曾雅妮最後一洞推桿進洞,贏得台灣第一屆LPGA比賽,現場二萬八千名觀眾歡聲雷動。相信好幾年之後,這個畫面依然會讓人非常感動,我們見證了英雌完成她的歷史使命。


雖然二○一一年還沒結束,但今年年初開始刮起的曾雅妮旋風,絕對會是大家票選的年度最佳事件。

在全球競爭激烈的女子高爾夫球運動中,曾雅妮取得世界第一的頭銜,而且是自二月以來一直維持這項殊榮。大家為曾雅妮的成就喝采、感到驕傲,更是津津樂道的討論曾雅妮的話題。

這篇文章不是在預測曾雅妮高球生涯可以拿到幾項冠軍,也不會去感慨台灣職業運動的困境,更不是要詮釋台灣之光的社會學意義。我想透過曾雅妮現象作為引子,讓讀者注意到台灣經濟發展最棒的原物料:故事。

美國是當今世界中最懂得用故事賺錢的國家之一。根據估計,在美國,說故事的電影產業光票房營收就有一百億美金左右;創造故事的整體職業運動產業(包括MLB、NBA、NFL、NHL等)市場規模達到四千億美金;Forbes雜誌所公布的一百位名人收入排行一樣驚人,這些負責演故事的演員、運動球星等,其總收入超過四十五億美金。

受到傳統經濟認知觀點的影響,人們往往認為,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讓台灣的經濟發展處於先天不利的劣勢。然而,近年來許多現象的發生,反而讓大家見識到一個事實,亦即台灣擁有「故事」這項珍貴的經濟發展能源。隨手舉些例子,運動員(王建民、郭泓志、林義傑、蘇麗文、曾雅妮等)、導演(魏德聖、鈕承澤、林育賢等)、電視從業人員(王偉忠、蘇麗媚等)、農夫(種植稻子、鳳梨等農作物)、或是老店經營者(糕餅、醬料等),在各個產業領域都可以看到,專業工作者用故事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故事產品絕對不是只適用於特定的產業,例如電影、電視、音樂、出版、廣告等。在今日,所有的產業都需要添加「故事」此一原物料。台灣新農業的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興盛的新農業生產的都是有故事的農產品,不論是食材、水果、稻米、或是醬料,都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內容,包含土地倫理、農村精神、鄉村文化等。由於具有豐富的故事價值,讓這些農產品不再只是初級產物,因而比其他傳統農產品在消費市場上更具有競爭的優位性。

懂得開發並且累積故事資產,將會是台灣產業經營的王道。相較於現今面板、太陽能、LED、DRAM等產業所面臨的發展困境,更加凸顯出來故事經濟學是企業經營的必修課。這堂課的第一個學理就是,故事是新經濟最迫切需要的原物料,比石油或是高科技還要重要。

寫完這篇文章的同時,剛好美國職棒大聯盟紅雀隊的外卡傳奇寫下完美的句點。從幾乎不可能晉級季後賽,到最後非常戲劇性的勇奪冠軍,紅雀隊又為美國經濟創造了價值連城的故事資產。

台灣必須積極投入故事原物料的生產。一個曾雅妮是不夠的。政府與企業的決策者不要老是想著如何讓產能極大化,量產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電腦、手機等。這些決策者一定要徹底改變思維,重視故事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如果真的沒辦法了解這篇文章的觀點,那就請經濟的決策者好好去想想,為何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自傳能夠成為全球的暢銷書!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平路:彎曲的集體心靈

彎曲的集體心靈
【2011/11/04 聯合報╱平路】

在台南,秋陽正好,孔廟東大成坊的那堵紅牆是最美感的角落。抬頭,就是一塊「全台首學」的匾。陳永華建議鄭經所建的廟裡,這「首學」兩字中的「首」,指的童生入學的第一間學校?還是台灣的第一間學校?


看在過往的行人眼中,說這裡是台灣第一間學校,也這麼理直氣壯,沒有人有任何疑義吧。正好像「開台」聖王的「開」台,這開創之功一定指的鄭成功。

儘管不遠處就是原名熱蘭遮城的安平古堡,儘管有足夠的資料顯示比鄭氏王朝早,荷蘭人也在做開創的事業;比陳永華的學校早,荷蘭人也努力於普及島上住民的教育。

因為是異族,就習慣性地略過他們,這是多少年下來的政治正確?還是異族殖民者恰好充當了維持正朔所必須的「他者」?華人的集體認知裡有強勁的種族主義。到近代,嘴裡說的「多元」,心裡牢固的是夷夏之辨。香港是典型的例子,上百年華洋共處,外國人在華人圈仍然被視為其心必異的「鬼佬」。

就好像在台灣,說什麼全台首學,一定忘了更早的荷蘭紅毛。其實,早在一六三六年,荷蘭人就在新港社建立學校,教男學生,也教女學生,許多時候,女學生的人數還多過男學生。在書信中,荷蘭人寫著:「要將青年學生教養成荷蘭式的紳士,必需從飲食、衣著、行為到心靈的改造上著手。我們要教他們服從、有禮貌、仁慈及溫柔。…」

除了傳教目的,荷蘭教師倒也(帶著優越感地)煩惱著教育的手段:「他們必需被修剪、砍枝、把彎曲的枝幹弄直,同時不再讓彎曲的枝枒長出。故對新港的青年,就如同對野生的樹叢一樣,非要有教鞭不可。…但體罰在新港是不可以的,但若沒有鞭打,他們將無法學習到藝術、科學、神學。…」

這些都不作數。漢人在本位主義的思考中,提到台灣的教育傳承,一切始自孔廟的泮宮石坊…

一方面聲稱包容,一方面只有漢人的貢獻才算貢獻,其中的自我矛盾,恰似一幅彎曲的水紋圖,迴映出漢人的集體心靈!就好像「賽德克.巴萊」電影裡,看到殺紅了眼睛的小男生巴萬拿著槍衝向日本人,觀眾人人稱快,而媒體在金馬獎提名的報導也興沖沖地稱巴萬為「抗日小英雄」,卻忘記在原住民的眼光裡,漢人一樣是身披文明外衣的掠奪者,殘忍度即使有不同,角色與日本人並無太大的差別。

漢人習慣性地忘記,日本人是「異族」的同時,自己在原住民的眼中,一樣也是帶來劫難的「異族」!

然而,台灣作為海洋國家,看待本身的歷史,應採取更多重的視野。就以荷蘭之於台灣做例子,客觀地看,總共卅八年的佔領中,對這殖民地亦有其規模與想像。與鄭氏父子的廿二年相較,如果說開創之「功」(當然也應該檢討,經濟的剝削是不是讓它功不補過?)至少可以等量觀之。

包括系統地整理,荷蘭以熱蘭遮做治理中心的歲月,為台灣究竟帶來什麼?身世上的多元斑駁,包括多次被殖民的經驗,在文化的角度既是歷史的沈積,層次中也蘊藏著創意資產。就好像周婉窈教授在「台灣歷史圖說」寫的,台灣人的美感世界,也許曾經支離破碎,也許曾經為殖民者所宰制,但是,那片段的光亮,那零散的瑰麗,我們應該要一一撿拾起來。

一一撿拾起來,包括之前用橡皮擦拭掉的。

(作者為作家)

韓良露:台灣美食會說國際語嗎?

台灣美食會說國際語嗎?
【2011/10/28 聯合報╱韓良露】

上個月在歐洲旅行期間,正好CNN旅遊網站,公布第二次由三萬臉書網友投票,選出全世界五十大美食排行榜,台灣和南韓均未入榜,和台灣擦身而過的是四十一名的東南亞臭豆腐。


在五十名的美食排行榜中,泰國菜占了第一名的馬沙文咖哩、第八名的冬蔭功湯、第十名的雞肉曼巴、第四十六名的青木瓜沙拉四項,這樣的成績和過去廿年泰國的藍象集團在歐美的深耕推廣有關,除了到處開泰國餐館外,外賣泰國菜也紛紛在世界各大超市推出,如英國有名的馬克史賓瑟美食超市,早在十幾年前就推出上榜的這四樣泰國美食。

對投票結果,台灣人大可不必驚訝,因為這樣的結果真的不是出人意料,而是意料中,因為台灣人覺得好吃的蚵仔麵線、牛肉麵、肉圓、碗粿等等,除了來台灣旅行過的人可能吃過(但恐怕也有很多人沒吃過),想想在全世界,多少餐館有在賣台灣小吃或台灣菜的?

若好好分析CNN的投票結果,可分成幾項來討論,第一,大部分的入選美食,都是速食,大家不要以為速食就只有美國漢堡炸雞,義大利有不少複雜的鄉土菜,但拿坡里披薩卻是可以快速烘烤快速吃完的現代速食。日本的壽司也是,在江戶時代興起的現代版壽司,不同於關西要花一兩天時間的古老製作,是可以站在路邊十分鐘解決一餐的速食。德國的漢堡包、英國的炸魚炸薯條、墨西哥捲餅等等,都是因應現代都會生活速度而流行的食物,這些食物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都不會湯湯水水,也可以站著用手拿著吃。

第二,許多上榜的美食,都早已是全世界飯店系統中會採用的區域美食代表了。幾十年前在亞洲旅行的人,就早已看到四、五星飯店會有標準化的亞洲食物,其中一定有馬來西亞酸辣魚湯麵、印尼炒飯、泰國咖哩飯、新加坡海南雞飯,這些飯店的食物和當地人真正吃的方式並不一樣,飯店是經過調整、美化、規格化,基本上就是按西方旅客的方式,做出標準的可接受的異國美食。

這些飯店食物一定好吃嗎?那倒未必,很多泰國人、馬來西亞人、新加坡人愛吃自己的原味,但要在以西方人為主的CNN世界美食榜上勝出,異國美食愈早西方化愈早全球化自然就愈容易出頭;而我們也別忘了,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受西方殖民文化強烈影響,不少食物早已西方規格化了,不像台灣、南韓受西方的影響,一直是間接的。

第三,出名的異國美食一定和觀光旅遊體驗有關,每年去法國那麼多觀光客,不可能不對法國牛角包留下深刻印象,去過香港的觀光客多過葡萄牙,才會把本家的葡萄牙蛋撻選成後來居上的香港蛋撻,去過新加坡的觀光客,誰會忘記東海岸。台灣想要大力發展觀光,我們期待觀光客來吃什麼代表食物呢?

台灣不在世界五十美食排行榜之列,我們要面對的重點,恐不是台灣小吃、台灣菜好不好吃的問題,我們當堅持大部分料理的本土化,義大利、法國也有許多傳統食物,外國人吃不慣,但若想以食物和世界溝通,恐怕就得讓一些台灣美食會說國際語,食物是種語言,台灣的食物,可以說台語、說普通話,但有的恐怕要會說英語才行。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詹偉雄:茫然者,看CNEXT去吧 !

茫然者,看CNEXT去吧!
【2011/10/31 聯合報╱詹偉雄】

有注意到嗎,比起以往,我們現在更需要「故事」。

過去這十年,台灣出版市場豬羊變色,九○年代最紅的「財經書」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小說」,原本集中在英語系的翻譯小說擴大到拉丁美洲、中亞與中東,日文小說更是聲勢大壯,連帶地,本土小說也多產起來。

小說,就是各種各樣的故事。一樁接著一樁的事件,被小說家運用各種敘事的觀點,按照著事發時間的次序被組織起來,雖說小說家說故事時不一定依照這次序來,但身為讀者的我們,總得要在掩卷之時成功地還原那一件件敘事的鎖鏈,辨清小說中這樁事與前、後事的因果關係,我們總算才能說「我們理解了故事」、「我們掌握了故事的意義」。

台灣人愛讀小說不是孤立事件,歐洲社會在十八世紀也經歷了讀小說浪潮(歌德在一七七四年出版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即是當時最暢銷的小說)。研究現代性的加拿大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那本厚甸甸的著作《自我的根源》(Sources of the Self)中論證:「小說」這種依賴時間次序的敘事形式開始出現在十八世紀,並非偶然,因為「數字時鐘」開始滲透進人們的生活,人開始以「體驗時間流淌」的方式存在著,連帶著,把自身這一件件依照時間序發生的體驗紀錄下來,或在記憶中組織起來,就構成了每個人的「自我」;當我們說自己是誰的時候,我們其實是把我們的「過去」,以及期望中的「未來」,透過敘事的意義鎖鏈組織得來的結果。

換句話說:當我們開始想要「作自己」,嘗試建立「內在意義豐饒」的人生,就會開始看小說;一方面,我們要學習更多、更精采的「敘事技術」,把人生中原本難以言詮的體驗組織起來,或者在事件與事件中發掘出新意義;另一方面,我們在小說中「進入」旁人的生命敘事,一同經歷道德困境與生命糾葛(「人妻」與「小三」?),當我們走出敘事時,往往我們自身的敘事也隨之改寫;更多的時候,我們在小說中尋找「典範敘事」,用某種「角色」來標定自己生命敘事的未來,從而決定「自我」的打造或改造。

台灣人現在這麼愛看小說,是因為社會開始進入「個體化」的大轉型(與十八世紀歐洲一樣),我們迫切需要「敘事」的技藝,幫助我們變成獨特的人。

正也是如此,我的朋友蔣顯斌二○○七年創辦「CNEXT」這個NPO—預計十年投資拍攝一百部華人地區紀錄片—便成為過去這十年來台灣最具時代感的文化行動。

紀錄片更是不折不扣的「故事」:它和小說一樣,擁有「開頭」、「中段」、「結束」的時間形式;華人社會中各種人物生命中的大小瑣事,因著紀錄片導演的「意義的眼睛」而被組織起來,我們看紀錄片,便進入時代的心靈世界,當我們走出影院之時,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已經改變了,因為我進入了他人的生命敘事,理解了事件與事件間的關聯,而我接下來—「說自己」的敘事也變了。

一整年下來的「建國百年」活動,沒說出什麼撼動人心的敘事,但十月底開始的「CNEXT紀錄片影展」卻有;如果你正茫然著人生何去何從,看紀錄片去吧!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