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8

鴻鴻:建國百年活動-極權思想下的產物

《星期專訪》建國百年活動-極權思想下的產物
[2011-11-28自由時報 / 鴻鴻] 記者黃以敬/專訪

「『夢想家』音樂劇兩個晚上演出就燒掉二.一五億元,但政府對國內傑出藝文表演團體的常態性補助,一整年卻只有兩億元,還要八十多個團體去爭取,這卻根本不夠政府高層做兩個晚上的夢!藝文界能不火嗎?」

熱鬧長達一年的建國百年慶祝活動,經費浮濫引發各界撻伐,藝文界更發出怒吼,要求「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短短兩週就有近兩千名藝術家及團體連署;發起人之一、黑眼睛劇團導演鴻鴻(閻鴻亞)指出,藝文經費不足,如今更是嚴重不均,且是政治人物在分配資源,以選舉、嘉年華式的思維在扭曲文化政策與發展,太過荒謬。

嘉年華式思維扭曲文化政策

Q:「夢想家」引發藝文界罕見的集體反彈,欲凸顯哪些不滿與疑慮?

A:藝文經費不足與不均,不是「一日之寒」,從花博、聽障奧運,就感受到大量資源被拉去做政府活動,藝文團體很難申請常態經費或場地。花博時期,幾乎文建會與台北市所有文化經費都拿去做花博,開幕就花了近兩億元。許多常態基層藝文活動無法延續,例如辦了十年的台北詩歌節就停辦。

諷刺的是,花博又砸大錢徵求演出與人力,為了活下去,藝術家必須配合花博模式,大都是一、兩天短期、在行動帳篷的演出,大多數團隊其實不滿意品質,硬軟體也多無法延續。聽奧也光是開幕、閉幕晚會就用了四.七億元,經費嚇人,但場景臨時搭造、團隊很累,軟硬體與經驗卻也都無法延續。

建國百年活動更是極端誇張,兩場夢想家音樂劇二.一五億元,文建會更拿了至少十七億元補助建百;以往藝文團體申請補助有幾萬元就很高興了,從不敢想一場可以「億元起跳的」,因此長期積怨被引爆,藝文界終於忍不住跳出來說話。而且很快就達成共識、提出文化改革的訴求,就是因為有共同的憂慮。

最詬病的是政府高層不懂文化,不去思索對藝術文化做長期扶植與扎根,卻不斷以短暫式、嘉年華式的思維,去分配文化經費及補助,要求藝文團隊配合政府做政策宣導。政府整個的文化政策及思維根本是錯誤、荒謬的。

文創口號讓創作思維商業化

Q:政府也處處宣揚「文創產業」,藝文界似乎也不認同?

A:這筆四年、二百六十二億元的文創方案經費,更是另一荒謬的事,藝文界早就反對聲浪四起。

藝文界不是不希望文化可以形成產業或提高產值, 但政府喊得震天價響,主要是因為這是最可以「操控文化」的方式,官方很自豪把企業引進來行銷藝術家,結果突然出現十幾家文創公司,選擇配合的藝文作者,包裝漂亮的行銷案申請補助。也許部分藝術家會很高興創作成本可以提早回收,但藝術文化卻也變成商品化,產生藝術創作單一化、思維商業化的危機,英國過去推行就不成功。

其實每個藝術家與團隊的創作,可做的與社會貢獻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都要賣錢。例如王文興的小說「家變」,三十年來可能只賣幾千本,但對整個台灣文壇創作的影響卻如此深遠,甚至改寫台灣文學史。

近日被盜賣的故宮國寶數位化計畫,也是一慘例,原來具有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的故宮國寶,不斷地被複製賤賣,成為業者向全民牟利的工具,擴大社教的功能被侵蝕。

又如華山藝文特區,過去是藝術家占地做為藝術實驗園地,但為創造營收,發包給業者營運,結果餐廳一家接著一家開、場租越來越貴,變成民眾去吃飯、順便看展的「消費型文化」,藝術家根本無法在其中發想、演練。後續還有建國啤酒廠、松山菸廠及大巨蛋等諸多類似開發案,令人憂心。

目前的文創方案,其實文化、創意很少,著重的是產業。藝術家連創作、排練的場地都沒有,創作環境嚴重缺乏,政府卻不斷砸錢去建構行銷廣告管道、去興建大型演出場地,根本是本末倒置。因此,藝文界呼籲凍結並檢討文創方案,也不要再花大錢建文化園區變成蚊子館。

缺乏文化論述藝術手法低劣

Q:夢想家案例,看到政治與藝術似有不可分的糾葛?

A:無論是花博、聽奧或是建百活動,大概只能說極權思想下的產物,基本上是要「歌功頌德」。節慶要開心,建百音樂劇當然可以唱歌跳舞,但除了太昂貴,引人詬病的也在於其中缺乏文化論述或說法,直接由黃花崗革命跳到現在,讓國人好像必須直接承接中華民國的正統,甚至出現「宇宙人」來祝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讓許多藝文界人士啼笑皆非。藝術手法低劣,後面意識形態還避重就輕,根本很難凝聚民眾認同。

若是藝術家拿人手短、對創作品質自我矮化,接案者就須自己去面對社會檢視,他們必須自己去維護聲譽,恐怕因此毀於一旦。

至於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下台,有人說是「代罪羔羊」、揭露出建百經費其實是「馬英九、吳敦義決定的」,這筆經費到底是誰決定的?就應該徹查,必須負起責任。

可能就因為是馬總統、吳院長在主導分配建百預算,根本不覺得這是文化經費,應該更像是一種選舉造勢經費,所以只要辦熱熱鬧鬧的活動,根本沒去思考如何做好文化工作。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也有諸如冬山河、童玩藝術節等政治主導的活動,但起碼有與在地文化結合,拉拔本土藝術家,但花博、建百及諸如近期北美館的印象派畫展等,多是崇拜國外藝術家,例如跨年晚會,中國爆破專家蔡國強的兩場煙火秀就要上億元,各縣市也接連不斷地放煙火,台灣的梵谷、莫內卻因此挨餓無法成形。所以藝文界呼籲終結「煙火文化」、把資源用在該用的地方。

拒讓政治人物主導經費安排

Q:目前文化經費只一.六%,馬總統承諾四%已跳票,但如果文化經費真的大增,對其運用有信心嗎?

A:文化經費要增到總預算四%,就是馬英九總統以前選舉時喊出來的,藝文界也很好奇為什麼是四%?要怎麼用?應是馬總統要向全民說明。

藝文界當然樂見經費增加,但重要是要先檢討,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對政府官員而言,常是要看到銷售數據,或是可在國際炫耀,甚至有文化官員坦承,只要參觀人次多、沒有負面的客訴,活動就算是成功的。

藝文界並不希望由於夢想家爭議,導致文化經費分配又受到一年一標的採購法限制、走上回頭路;但台灣不需要砸更多錢去辦嘉年華,未來不能還是由政府高官在辦公室分配經費、決定政策,不能再讓不專業的政治人物來主導。

從電影、藝文到美術,台灣需要更多常設性的資料蒐集、保存、研究到國內外交流推廣的專業組織機構,也希望能有專業的常設法人機構來建議經費分配,藝文界喊了多年,政府卻都充耳不聞。

此外,總統不會找藝文人士去當國防部長,卻會找政治人物來當文建會主委,會拿文化預算去辦造勢活動,在在證明文化被邊緣化的悲哀;未來文化部就算成立,從經費預算到部長人選,政府不能再讓藝文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