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3

懷念書-守護宇宙-梁文道

守護宇宙
2010/03/12【聯合報╱梁文道】

每一個人的藏書都是曾經完整的宇宙,直到他逛書店為止。

我們大概都曾被人問過這樣的問題:「買那麼多書,你看得完嗎?」我們通常不屑回答,因為提出這種問題的人一定不是「我們」的一分子,他和我們處在完全不同的宇宙;而「我們」的定義恰恰就是一群只管收書,卻從不擔心書看不完的人。可是這個說法還不夠完善,它只是條形式上的定義,仍未觸及形式背後的理性與原則。換句話說,「買書卻又不擔憂書看不完」是一個有待追溯、有待解疑的命題,我們當然可以take it for granted地置之不理;不過,負責任的人都曉得這裡頭仍然包藏著更深層的問號,不可輕忽。

所謂「我們」,各自殊異;有人是專門的收藏者,心無旁騖地盯準某個作者某種門類,比如說所有四九年前老雜誌的創刊號;有人是象牙塔裡的學者,努力跟上相關領域的一切新潮,唯恐目光死角將要興起一股滔天巨浪,遲早會把自己捲走;還有些人是永不饜足的貪婪讀者,見獵心喜,深信密林中最隱蔽的地方必定長著最鮮豔的物種。然而我們始終是同一種人,都曾間歇而短暫地以為自己擁有的藏書已經構成了令人心安的小天地,自足圓滿,可居可停。除非我們再次踏進書店。

一走進書店,藏書之間的縫隙就出現了,越來越寬,越來越顯眼,終於擴大成令人難堪的裂痕。你以為自己已經知道莎士比亞是誰了嗎?不,又有人舉出新證,再度掀升他的身世論戰。於是你趕緊把它買下來,將它填進那堆早已排得密密實實的莎翁傳記之中,以免密不透風的圓頂漏下一絲粉屑。再過幾天你又發現另一本書研究莎士比亞筆下的植物,意外地揭示出,他對農業的了解竟然堪比最博學的博物學家。還有還有,一位莎劇演員身後留下的日記,一本當時宮廷宴會菜單的考掘,一部女皇座下首席財政大臣的僕人之回憶……你在書店發現得越多,你的書房就越不安穩。

重點從來不在閱讀。我們就像女媧,不能容許天上出現裂洞,只能不斷從外面那更廣大的黑暗中獵捕路過的流星,將它們一一安放在穩定運行的軌道上,把裡面這個小小的世界偽裝成秩序嚴謹無有缺遺的宇宙。書店提供礦藏,我們採煉補天;書店也是最大的威脅,總有數不完的殞石飛掠。為了世界的完整,為了書架上一本書與另一本書之間再也插不進一線頭髮,我們來回書店,孜孜不倦,是宇宙的沉默守護人。

2010-03-11

大國崛起與山寨精神

大國崛起與山寨精神
張小虹【2010/03/11 聯合報】

全球引領而望的蘋果平板電腦iPad,終於在今年一月底亮相問世,一時間各種讚嘆聲、失望聲與批評聲浪湧現,其中最爆笑卻最具「中國崛起」文化潛意識的,莫過於大陸深圳某電腦廠商,跳出來指控蘋果電腦的iPad涉嫌抄襲他們的產品。

山寨不爽 痛罵蘋果抄襲

在蘋果平板電腦正式推出之前,許多中國廠商就已紛紛開始趕製山寨版,再次落實當前山寨精神所凸顯的「時間即金錢」︰山寨機不僅要比品牌貨便宜多功能,山寨機還要比品牌貨搶先火紅上市。而這次蘋果疑似抄襲事件,更創造了另一種新山寨精神的表徵︰做賊的先喊抓賊。或許此舉讓許多行家訕笑,模仿蘋果iPhone放大版的山寨機,也敢反過頭來質疑蘋果的iPad太像「自家」商品。也有人直接嗤之以鼻,認為此乃純粹搭順風車的促銷行為,不足為訓。但崛起於2008年的中國「山寨」論述,早已不是昔日偷偷摸摸、自反而縮的「盜版」論述,「山寨」不僅凸顯「立地為王」的霸氣、「因地制宜」的靈活快速與「理直氣壯」的民族情緒(落後來自於列強侵略,超前必須非常手段;不是我們偷他們,而是他們欠我們),「山寨」更徹底顛覆了原本「盜版」論述所預設「正版」的千真萬確,所謂品牌廠商與山寨廠商的電子螢幕與零件,可能都來自同樣的供應商,而山寨廠商所需的巨大供貨量,可能才是供應商命脈之所繫。

但這次蘋果電腦疑似抄襲事件最有趣的地方,卻是深圳廠商受訪時大言不慚的一句話︰「只有兒子像老子,哪有老子像兒子的」。這句話原本的上下文脈絡,乃是強調該廠的平板電腦比蘋果的平板電腦提早半年上市,並在多次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中公開亮相,故後上市的蘋果電腦是「兒子」不是「老子」。但這句話中有話的罵人話,卻完全凸顯了近現代中國百年歷史所積累的恥辱記憶,如何將昔日被迫「認賊作父」(以西方為先進主導)的窩囊,轉換為今日大國崛起的霸氣,文雅的說法是《中國不高興》,粗俗的說法是「老子不爽」。

自尊自卑 辯證山寨論述

而這種大國崛起所牽動的民族自尊/自卑情緒與文化潛意識,在現有的山寨論述中,得到了某種適度的宣洩與表達,並同時來回進行山寨論述的改寫。就拿與平版電腦風馬牛不相及的另一個例子來看,大陸江蘇的一個歌唱選秀節目最近暴紅,原因無它,乃是因為一名十九歲的英國女大學生在上千名競賽者中脫穎而出。該生為南京大學的國際交換學生,不僅相貌妍麗、歌聲動人,更說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腔,以一曲《臥虎藏龍》中的「月光愛人」奪冠。而另一個上海選秀節目中出線的「黑天使」中美混血兒,同樣相貌妍麗、歌聲動人,但卻因為「血統」不純正、皮膚黝黑,而被許多懷有種族偏見的觀眾排斥,要她滾出中國。相較之下,當然是金髮碧眼、白種純正的英國女孩,更能滿足大國崛起在近悅遠來、心悅誠服上的心理需求。此時誰管遍地開花的選秀節目如何抄襲所謂的「洋原版」,此時大家開心的是洋人們都急急忙忙學我們說普通話,學我們唱中文歌呢。

看來山寨不只是正版與盜版的問題,也不只是科技與經濟的問題,山寨更是文化與民族情感的問題,一旦大國有了硬實力,究竟是誰山寨了誰,還真說不定呢。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2010-03-10

我要的不是房地產,是住宅

我要的不是房地產,是住宅
【2010/03/03 聯合報】
劉可強、張維修/台大建城所教授、博士候選人

令人難以忍受的高房價問題已經成為十大民怨之首,何以致此?房價問題的複雜度不是簡單的供給和需求曲線在哪個點交叉,而且涉及到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政治與民生基本­議題。

過去十年以來,全台灣的城市精華地區的國有土地釋出合計超過三千公頃,這些土地的可建築面積超過五千萬坪;加上五波以上的千億政策優惠房貸和土地增值稅減免、容­積獎勵政策放寬等,打造出既真實又夢幻的房地產市場榮景。

一方面,國有土地一坪六百萬的真實交易價格,讓多少人腦袋發熱地幻想著房地產價格只有一種永遠向上的趨勢;另一方面,卻是一個人口增加負成長,出生率創新低的台­灣社會,感受不到生活品質的等量提升,反而是大量非高收入的普通市民,面臨薪資縮水房價物價飛漲,導致他們不斷向郊區遷移,甚至最後被擠出城市。

因此,要解決高房價問題,除了停止國有土地標售、檢討都市更新容積獎勵政策、控管銀行放貸利率風險、合理分配城鄉產業空間規劃、實價課徵交易所得稅之外,更應該­改變把住宅視為房地產角度的單一思維,重新建立住宅政策的核心價值。

住宅是人們得以安居樂業之所在,是孕育生活、生命、生產、文化的空間,不只是一個經濟的概念,更是社會的產物。一旦住宅變成投機與投資的商品就是房地產,住居權­作為人的基本生存、生活的權利,就成為市場機制中弱肉強食的犧牲品。

若將住居權視為一種基本人權的價值,那麼重新審視林口平價住宅政策會發現,政府只是把住宅問題鎖定在特定城市青年中產階級的購屋壓力,因此,選擇在郊區集中興建­價格低廉的商品,讓住宅與生產和生活領域脫節,甚至淪為特定企業的大型員工宿舍區,把住宅問題窄化成為低收入與弱勢族群的社會救助議題,間接助長社會階層的空間­隔離分化效果。

當前吳揆重新檢討國有土地標售政策,踏入解決高房價民怨的第一步,令人期待,但我們希望這不是暫時的民意避風港。上至中央層級的土地交易成本、銀行利率、平價國­宅的構想、下至地方政府的都市更新政策和容積獎勵都必須有通盤而徹底改革。把安居樂業的權利視為人民的基本人權,這是作為負責任政府的基本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