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6

邱坤良:同安街與紀州庵


同安街與紀州庵
【2012/03/06 聯合報 / 邱坤良】

北市水源快速道路與同安街的路口車流不息,圍牆內閒置已久的日式建築物,周遭散布幾棵枝繁葉茂的高聳老榕樹,顯得格外陰森,也很少人知道這是紀州庵遺址。

清代稱為古亭的這個地帶,日治時住著許多日本人,空間與環境增加不少東洋味,連幾任台灣總督的姓氏(兒玉、佐久間)都成了地名,倒是同安街所在的川端町取其瀕臨河岸之意,多了點文化氣味。紀州庵主人來自大阪南方的紀州,本店在西門町,這裡只是「支店」,生意同樣興隆。戰後日本人走了,多了些「外省郎」,狹窄的同安街躲在羅斯福路背後,充滿離亂、破碎的滄桑感,與附近台大空間意象迥異,卻也帶著若干趣味的牽連。

紀州庵能與文學連結,是5、60年代這一帶住了幾位著名作家、詩人,並有兩家文學出版社。這裡曾是王文興生活、創作的地方,也是《家變》的主要場景,他當年就住在這棟周圍都是玻璃落地拉門,有灰瓦屋頂的三層日式建築的一樓。不久前北市文化局把紀州庵定位為「文學森林」,委由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文訊月刊)經營,它不再是料理店,而以「文學」之名,在幾個路口高高掛上標幟,讓現代人透過文學觀看紀州庵,又從同安街瞭解文學與環境關係,雜市陋巷彷彿也在一夕之間「高貴」起來。然而,紀州庵是紀州庵,同安街又何以是同安街?

地景與街道原來就充滿權力想像,移墾者以昔日城鎮或名人為新地命名的例子甚多,有來自民間的約定俗成,亦有出自統治者的權謀。台灣以同安、漳州、惠來、泉州、詔安、安溪、興化、海豐、漳浦、福州、潮州為名的厝、寮、店、莊、崙很多,反映早期閩粵移民在台蹤跡與訴說不完的故事。以同安人來說,他們是台北移民史「要角」,西元1853年艋舺的頂下郊拚,與同屬泉州府的晉江惠安南安(頂郊)發生世紀大械鬥,戰敗的同安人(下郊)退至大稻埕,揭開稻江繁華錄的序幕。

國民政府接管台灣進行區域重劃時,把中國各省縣市名稱塞滿海島的大小空間,猶如當年日本人名、地名散布台灣人生活空間。台北市的街道圖宛如一幅中國地圖,南京、重慶,敦化、長安、吉林、松江、北安,因與台灣移民史無直接牽連,作為街道名稱,民眾尚能清楚距離的「美感」,無端冠上閩粵地名,又與當地人文無涉,等同以假亂真,地理名詞就與歷史記憶混淆。同安街連同附近的詔安、福州、漳州、汀州、晉江、廈門、金門等街路,在台北市街道圖「代表」福建省,是中國城市「配置」的結果,而非反映早期台北移民的祖籍分布。

「文學森林」經由紀州庵與同安街的空間意象重現,為文學愛好者提供創作與交流的平台,成為「古蹟活化」或「閒置空間利用」的案例,更重要的是,讓文學世代也能反思那個政治凌駕生活,歷史人文與環境經常被扭曲的年代。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