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8

張小虹:塑化劑與閹割焦慮


塑化劑與閹割焦慮
【2011/06/27 聯合報 / 張小虹】



如果危險與風險之不同,在於危險尚有事前或事後損害範圍的可覺察、可感知、可圈限,那充滿不可見性、不確定性又找不到停損點的風險,當是比危險更危險。

塑化劑風暴凸顯了DEPH作為化學原料的潛在毒性,也同時凸顯了台灣作為風險社會從政府官僚體系到資本主義商品市場信任機制的徹底破滅。無色無味無孔不入的塑化劑,讓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呼吸環境荷爾蒙濃度世界第一的台灣人,被迫成為「塑化共同體」,為台灣認同增加了一項既反諷又殘酷的新指標:比土還親、比水還濃的體內塑化劑濃度。

但就在各方積極追究責任、徹查商品之際,一種比塑化劑還毒的「解讀」方式,迅速蔓延。此「解讀」方式乃是以極度簡化的「等號」來進行連結,不孕症等於塑毒,生育力等於塑毒,好似其他所有社會環境壓力與不健全制度都可退居幕後,塑毒成為頭號元兇。而其中最開性別倒車的,莫過於塑毒變「娘」的說法。在科學與醫學的論述大纛之下,塑化劑會傷害生殖系統之說不脛而走,而此可能的傷害,立即由「生理性別」轉向「社會性別」,從「生殖器可能變小」轉為「台灣男人越來越娘」。甚至連網路上都用《青春舞曲》kuso出「太陽下山我的鳥兒不回來」、「我的雄威斷送在塑化劑」等歌詞來自嘲。

台灣特殊的殖民歷史與地理政治經驗,尤其是超過半個世紀的台海對峙,本來就積累了過多的「閹割焦慮」,時時恐懼在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社會上可能遭受的強凌弱。李登輝擔任第一屆民選總統的那句名言「卡大,甘有比我老爸卡大」,乃是最為傳神的焦慮反擊。而回到台灣社會內部,「閹割焦慮」亦無所不在,從政治殿堂挑釁爛罵的「硬起來」,到學校廁所裡對「娘娘腔」男生的拳打腳踢。男人越是焦慮不夠大夠長不夠硬,越是容易將焦慮投射在不符合社會主流性別氣質的他人身上,透過對「娘娘腔」所進行的語言或行為暴力,來反證自己的男性雄風。

所以一個塑化劑風暴,再度挑起了台灣文化潛意識中的「閹割焦慮」,而此焦慮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將「睪固酮可能偏低」轉換成「越來越娘」,前者的中性醫學論述,立即變成後者充滿性別焦慮與性別規範矯正的語言行動。原本是要用來控訴塑化劑害人匪淺的「越來越娘」,無形中既強化了主流論述將生理性別等同於社會性別的暴力(男陽剛/女陰柔),更喚起從國家到個人的「閹割焦慮」。焦慮之人不會去擁抱「娘娘腔」,焦慮之人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去驅除「娘娘腔」、規訓「娘娘腔」、霸凌「娘娘腔」。

立法院才剛剛三讀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定案,禁止針對性、性別特質、性傾向、性認同做出貶抑、攻擊、威脅的「性霸凌」,但顯然一次塑化劑風暴過後,台灣的性別教育不知又要倒退多少年。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