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9

平路:如果水門案在今天


平路:如果水門案在今天
【2012/04/19 聯合報 / 平路】

本月初,「美國新聞編輯人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News Editors)年會上,請來當年揭開水門事件的記者伍華德(Bob Woodward)與柏恩斯坦(Carl Bernstein)。兩位典範人物坐在台上,討論的題目是:「水門4.0版,如果在數位時代,故事怎麼揭開?」("Watergate 4.0:How Would the Story Unfold in the Digital Age?")

事隔四十年,不知你可熟悉「水門事件」的始末?一九七二年美國大選期間,位於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遭侵入,偷裝竊聽器的五個人當場被警方逮捕。伍華德與柏恩斯坦是《華盛頓郵報》的年輕記者,兩人對這消息持續追蹤,指向有白宮高層涉入,之後兩年間,案情逐步升高,而尼克森總統則想出各種手段頑抗,試圖阻撓司法、拒絕交出錄音帶,後來,尼克森在將被彈劾之際倉皇辭職。由於伍華德與柏恩斯坦的報導,《華盛頓郵報》獲得一九七三年普立茲獎。

有趣的問題是,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今天,會怎麼樣?

會不會像耶魯大學新聞系學生論文所說的那般簡單而理想?網路上找找資料事情很快就會透明化,而新聞出來後,網友一陣撻伐,尼克森撐不下去,兩星期就會迅速倒台。

伍華德說,網路畢竟不是阿拉丁神燈,擦一擦照亮了所有的事。網路資料可以參考、有助於調查,但事實真相不一定能夠從網路上找到。

步入數位時代,對於媒體的角色,伍華德與柏恩斯坦反而是悲觀的!他們在會中發言道,當年,報紙給記者足夠的信任,讓記者有充裕的時間在複雜的、隱晦的題目中鑽研,寫出一篇篇深度報導。對照目前,閱聽大眾注意力短暫,沒人有興趣等待拼圖般的調查採訪,廿四小時的新聞網路巨細無遺,記者則疲於發稿的壓力。議題往往沒來得及深入,已被巨大的新聞量覆蓋掉。

至於更關鍵的問題,伍華德與柏恩斯坦說,比起數位時代,當年的讀者對事實抱持著開放的心胸。

這今昔之別在台灣尤然。目前我們的電視上充斥著立場分明的談話節目。其中炒作的議題,以及現場營造的戲劇性對立,很容易讓藍綠兩方的支持者互相憎惡。於是,任何事只要歸入藍與綠的分野,就信者恆信/疑者恆疑失去了討論基礎。雙方對罵一陣,議題消失在泥巴仗中。

這樣的現象甚至延伸到網路,藍綠的對立也讓網路文字充滿情緒。表面上似乎是開放的討論區,很快成為意識型態的集結。偶有不同意見的網友大膽po文,如同在劃定的地盤內挑釁,立即招致各種辱罵的字眼,引來一帖又一帖的圍剿聲浪。

換句話說,在數位時代,獲得資源的方式變得更多元,然而,人們的心態卻可能更刻板、更狹隘。這些年下來,無論在台灣還是在美國,觀眾的意見隨著媒體兩極化的現象也趨於兩極,而鎖定某一談話節目,並不是信任其中的分析力,也不是企圖從中找出真相,只是為了跟從名嘴的說法而鞏固本身的意識型態……

如果水門事件發生在今天的美國,極有可能,報導早在浩瀚的資訊海洋裡稀釋無蹤;也極有可能,兩黨廝殺一陣,很快變作政治議題,從此,無所謂是非、無所謂真相。尼克森只需說是另一方陰謀打壓就根本不用辭職,在一片口水戰裡將順利做滿任期。

(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