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3
周行一:我們是自己做客觀判斷的主人翁嗎?
我們是自己做客觀判斷的主人翁嗎?
【2012/04/02 聯合報 / 周行一】
是否進口美國牛肉,在台灣爭論得沸沸揚揚,您有沒有一個感覺,只要是公眾議題,理性與情緒經常糾纏不清,好像缺乏客觀的辯論空間。當一件公眾議題牽涉政治、商業與國家利益以及個人偏好時,不同立場的人(通常並不具備足夠的專業背景)會利用媒體企圖影響別人的看法,多數的公眾議題牽涉某些特定專業,沒有能力客觀判斷的民眾,會受到影響而感性或情緒用事,因此我們每天做的判斷有許多是不客觀、不自主的。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的偏好會和訊息如何被傳遞給我們息息相關,人們會因不同的詢問方式,對相同的問題回應不同的答案,這種現象稱為「框架現象」(framing)。最近立法委員賴士葆轉述他的同僚舉的例子,正好可以用來示範框架效果。他說有用瘦肉精的牛肉(本人姑且稱之為精牛)脂肪比例較低,沒用瘦肉精的牛肉(無精牛)脂肪比例較高,脂肪與瘦肉精兩者對身體健康可能都有風險,所以選擇有無瘦肉精的美牛,可以視為兩種風險的抉擇。
心理學曾有個實驗,可幫助我們了解,人們會因接受資訊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選擇。該實驗設計兩個選項給受測者:假設有一個疾病可能會讓六百人死亡,政府發明了兩種治療方法,第一種一定能救活兩百人,第二種有三分之二的機會一個都救不活,有三分之一的機會能救活六百人,多數受測者選擇第一種。但是當受測者面臨的問題是:第一種治療方法一定會讓四百人死亡,第二種有三分之二的機會全部死亡,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沒人會死亡,這時另外一批受測者當中,多數選擇第二種。您是否也有相似的反應?
上述兩個問題所描述的實質結果其實是一樣的,只是說法不同。第一個問題所敘述的第一種治療方法會造成二百人生存,是一種能救人命的正面講法;第二個問題所說的第一種治療方法會造成四百人死亡,是一種會致人於死的負面敘述,在存活人數或死亡人數上,兩者沒有實質的差異,而第二種治療方法在兩個問題中所代表的不確定性,實質上也是一樣。因此以正面的口吻提出,相對的以負面的口吻提出時,人們會有完全相反的選擇。
許多心理學實驗都有類似發現,當人們面對的是好處時,會抓住確定的好處,不願賭運氣好時可以拿更多,但運氣不好時會拿的少;而當面對的是壞處時,就不會認命接受,願意賭如果運氣好,可以完全避免壞處,但如果運氣不好,就算壞處加重也在所不惜。
人們對瘦肉精的感覺也會有類似效果,如果強調精牛的脂肪低,可以降低膽固醇等健康風險而且增加口感,而低調處理瘦肉精本身的致病風險,民眾會較易接受精牛,但如果強調精牛會增加致癌等健康風險,而不提低脂肪可能會帶來的好處,大家自然就會排拒精牛了。
這世界愈來愈複雜,許多公眾議題非一般人所能客觀判斷,而科學又無法跟得上問題的腳步,還好科學的發現通常可以漸漸得到專業共識,做為一般人判斷的客觀依據。但是在瘦肉精對人體的影響尚未有專業共識前,既然民眾的判斷也難以客觀,是不是就讓想吃美牛的吃,不想吃的就不吃,只是政府應密切注意科學的進步狀況,當學界有共識時,做客觀的決定。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