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論
詹偉雄【2009/10/09 聯合報】
這個新時代裡,「退休」酖愈來愈讓人尷尬……
年輕的時候,手無寸鐵,為生存而工作打拚,日子裡遍布各式屈辱,那時光中,「退休」是個讓你撐著活下來的烏托邦。你閉著眼都可以想像:「退休」的那一刻,眼前是海灘、陽光、小妞(或帥哥)、花和果汁,再加上一本終於可以開始認真讀完的《百年孤寂》馬奎茲,那無邊無際的自由,多麼引人嚮往。
但真的到了這一天,卻是多少人扭扭捏捏,欲退還迎;好不容易金融海嘯來了,少數人趁勢一擁而上,重返江湖……。
孤獨冷清 退休等於被遺忘
隨著社會和經濟生活的變遷,「退休」讓人尷尬,其來有自。早年的日子,「退休」等同懷抱一筆優渥的退休金,含飴弄孫,頤養天年,更重要的,是你在那行業裡的人際網絡,能愈發肯認「退休者」的權威位置,因而,「退休」也意味一段時期內其實是「退而不休」,具有「下指導棋」的更火辣、生猛的存在感。但今日,社會高度分化,「破壞式創新」不僅在鉅觀的產業競爭間盛行,也在微觀的工作者淘汰賽裡興風作浪(「新職業」排擠「老職業」、「新世代」遺忘「老世代」),你一離開江湖,大部分人立刻就把你忘得一乾二淨,這並非他們太絕情,而是現代經濟社會的工作網絡裡,容不下一個「不再有更新能力」的「局外人」,當你一踏進「退休」的生涯邊緣,你應能領略到那大孤獨邊緣的深邃清冷,不免打個寒顫。
這是現代社會給人的新壓力:它,不太需要「退休者」。但更尷尬的,其實是「退休者」自己:一場好戲正出演的「得心應手」之際,方待更上層樓進入高潮,卻偏逢制度化的「退休年紀」到來,這種退場帶有某種不甘與惱怒,就好像硬生生把小孩從「線上遊戲」拉下馬來一樣。
銀髮創業 點燃全新仙女棒
一九八○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系主任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作過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他要全美近九千位受訪者記錄下他們「最快樂的時光」之際,自己正作著哪些事?原本一般人都期待:「退休or不用再工作」肯定會是個選項,結果答案卻是:絕大多數人是在「作著自己喜愛的、有挑戰性的工作時」,才覺得最快樂,契克森米哈賴隨後據此開發出「暢流(Flow)理論」:你樂在工作,是因為「挑戰恰好超出你的技能一點」、「行動立刻能獲得回饋」、行動時自然地「心無旁鶩」、因為全然投入「而不計較成敗」、「藉著忘我,自我卻弔詭地反而得到拓展」,此時「時間感消失」,而所有的活動都變成「自發導向」,我們正「享受著工作」。
台灣的工作者好不容易度過了「中年維特的煩惱」,抓住工作與自我的交集,進入了人生中的暢流一刻,但尷尬的是:他的年紀卻開始成為企業與組織裡的威脅。有沒有救贖之路?有沒有「銀髮再創業」浪潮的可能?會不會酖在人生的末段,點燃一根全新的仙女棒,會比「回到老江湖」裡,更是一件來得浪漫與享受的事?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