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光點
【2013/04/08 聯合報 / 邱坤良】
日前到新近開幕的台北華山看了兩次電影,感覺跟在別的電影院很不相同。
現代的電影院多藏身高樓大廈之中,相較之下,連地拔起的華山電影館頗有踏實感。這是華山文創園區的一部分,係就日本時代的台北酒廠(一九一四年創立)歷史空間改建,硬體本身就是充滿人文氣息的建築作品,難怪會獲得歷史建築再利用特別獎。
幾年前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在華山規畫電影館,作為國片、紀錄片與藝術片的專業電影院,希望能為本土影業提供空間活力。選定的兩廳電影館位於中五、中六館,觀眾席分別為一七五席、一三三席,兼有卅五釐米加掛十六釐米與2K數位的放映設備。電影館外觀置入由金屬擴張網及玻璃所建構的半戶外空間,作為電影館的延伸,能將周邊充滿歷史感的斑駁牆面與整個園區創意活動連結。
電影是藝術,也是大眾娛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電影觀賞角度與偏好。上世紀六○年代,也就是電影還被稱為「影戲」的年代,多數的戲院同時具有縱深的舞台與寬大的銀幕,時而放映電影、時而演出歌仔戲或台語新劇。就少年郎而言,看電影還是比看戲來得現代與時髦。
今日的電影院就是電影院,劇院就是劇院,專業電影院不是眾聲喧嘩的場所,而是個人、情侶或朋友私密享受光影的小天地。電影院的營運雖與戲院不同,卻同樣注意生活機能,每個電影院都有販售部。以往看電影的人走出戲院,到鄰近小店喝點杏仁茶配油炸鬼,或吃碗切仔麵,現代人依然電影配零嘴,出來再吃個漢堡、喝杯飲料,算是電影生活的一脈相傳。
興建有特色的電影館並不困難,能否有效營運才是關鍵。華山的「官方」角色,必須創造與坊間不同的影片放映與休閒、討論空間,而非僅給電影業增加統計數字。電影館依政府OT程序公開遴選經營團隊,結果由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勝出,這個團隊有多年經營台北光點(前美國大使官邸改建)的經驗。既受文化部委託,經營策略應凸顯與商業電影市場的差異性,所選擇的影片也需盡量與一般院線有別,讓觀眾可以在光點看到更多元化、外界看不到的國片、紀錄片與藝術片。
與中山北路的台北光點一樣,華山光點周邊有電影文創產品與咖啡店,從進出電影院,瀏覽光影長廊、享受「咖啡時光」的「內容」看來,這個電影群組確實給整個文化創意園區增加新的「光點」。在這裡看電影不是影片放映那一刻才開始,甫踏進電影館,立刻走入電影氛圍之中,看看海報,買票進場,看完電影,坐在咖啡店回味或與友人閒聊,也可逛逛文創商店、檢閱相關資訊。從兩個光點的屬性看來,如果能相輔相成,更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光」芒。
然而,現代行政體系偏重「防弊」,經營者如何在不被「圖利」、依「法」行政與監督機制下,打造優質的映演空間,規畫精彩的節目內容,又能維持團隊的存活,是極大的挑戰。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