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0

王正方:卻道天涼好個秋


王正方:卻道天涼好個秋
【2012/12/14 聯合報 /王正方】


我的小學老師病重,她女兒要求母親講年輕時那段坐牢的經歷。媽媽拗不過,就一五一十的說了,女兒振筆疾書,記錄了一本駭人聽聞的白色恐怖口述歷史。事後老太太徹夜難眠,強忍著病痛,摸黑找到女兒的筆記本,將它撕得片片兒碎,再也拼不回來。老師沒說為什麼,下一代知道太多會受到牽連?再大的屈辱就由她獨自承受,同她的生命一併消失。唉,台灣的母親,眾生的母親!

我站在病榻側,試著和失去意識的老師說話,童年教室中的情景一幕幕飛來飄去,想到她不欲人知的苦難,頓時淒然不能自已。

白色恐怖是台灣近代史的一部分,先輩們都從那段可怕的過去掙扎著活下來,為我們的自由付出代價。當今大家享有的人身自由、言論自由,何其珍貴。

白色恐怖的歷史資料不完備,是人們對它沒興趣,還是因為它過於傷痛,像老師一樣,不堪揭開永遠無法癒合的老瘡疤?這段慘痛的歷史應予以正視、列入正史和教材。忽視背叛歷史的人群,罔顧過去,隱瞞事實,對子孫說謊,下場會很不好。

有心的政客消費白色恐怖,用來為自己服務。白色恐怖是統治者對弱勢老百姓的暴力肆虐,如果將它曲解為族群壓迫,故意加深誤解和糾紛,為贏得更多選票,就是出發點不良,其心可誅。

又有人拿白色恐怖當題目來炒作。教育部長發電郵給各大學,關切學生參加「反媒體壟斷」示威,立委就帶著大學生在廟堂上痛罵部長搞白色恐怖。孰是孰非已有高明人士作過批判和討論,最不合適的是拿白色恐怖當工具,胡說亂道、混淆視聽,就為了博版面,增加曝光率,以利連任?

這場秀的編導演都不夠專業。劇本內容貧乏不實,以白色恐怖為主軸,想凸顯學生爭取言論自由。當今大學生,沒有言論自由嗎?不必遠溯到白色恐怖時代,保釣運動那年,台灣的大學生才第一次走上街頭。大學生當然有爭取自由的權利,但是「學而時習之」,過去的事多少也該知道一點,立委、學生們若不清楚白色恐怖,不妨先上網查一查。

一封給大學的電郵,讓有的學生心中起了壓迫感,算什麼大事?這和白色恐怖的距離很遠。心情不好便公器私用的惡言相向,情緒管理有待加強,等進入社會面臨炒魷魚的當兒,又該怎麼辦?當導演的立委們,切忌親自上鏡頭做搏命演出,輪番說同樣的話,只產生反效果。有時候「少反而是多(Less is more)」。

在台上疾言厲色的強勢指責,主題是喊冤、受到威脅迫害,言不由衷,說服力弱。辛稼軒有言:「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我的老師識盡愁滋味,難言的苦楚,她「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廿年來,台灣的虛耗、內鬥,已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只在「浪費時間、浪費資源、錯失商機」等領域上,屢獲高分。先賢以血淚爭取到的言論自由,卻用來造口業。為了一己之私、一黨之私,忘記了共同的過去。含辛茹苦的先輩,他們的善良、隱忍和寬恕都沒傳下來嗎?只怕今後我們寶貴的生命,美好的未來,就在無謂的喧鬧中浪費流失掉了。

(作者為電影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