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1

劉克襄:當國光石化不來時

當國光石化不來時
【2011/04/23 聯合報╱劉克襄】

新聞傳來國光石化不會在大城溼地興建時,我正巧於芳苑鄉,參加一場絕無僅有的小麥收割盛會。


這場接近貧窮海邊的豐收節慶,人數高達七、八百人,參與者遠從台灣各地前來。有小農也有學者專家,但更多數為家庭主婦,還有他們的孩子。大家為何會積極地參與,原因無它,因為地球暖化、氣候變遷,加上糧食能源危機的陸續發生。

當大人們集聚臨時搭在麥田間的帳篷會,在冷冽的海風吹掃下,緊縮著身子,專注地聆聽和討論雜糧耕作等議題,小孩多半在中間的麥田玩耍。為了慶祝小麥收割,除了討論糧食議題,還有當地樂團和小朋友在麥田裡演奏音樂。

這場小麥節慶的催生者叫施明煌,原本是工程師,十年前在此開設麵包工坊,陪伴一群心智障礙的朋友。儘管僱用身心受限者,但他不賣愛心麵包,反而更堅持品質。麵包裡不只有溫情的感動,還要給予消費者美味的感受。

晚近麵粉價格高漲,他更積極投入本土小麥的栽種,希望活化台灣的休耕土地,提高糧食自產比例,藉此完成維護環境的夢想。經過四、五年的付出,他的理念感動了好些農夫,在不同縣市紛紛加入這項雜糧栽種的復興運動。

為何說復興,因為早年台灣即有不少小麥和其他雜糧的多樣耕種。只因日後進口雜糧價格低廉,造成農民長年棄作,形成今日的失衡現象。如今他嘗試保價收購,鼓勵農民再度栽種。他以自己製作麵包的經驗評估,台灣的小麥品質並不差,透過雜糧旱作的栽種,台灣很多休耕地的問題更可以解決。

我還在旁邊的鄉村走逛,觀看周遭的農作。除了水稻田,附近還有花生、玉米、西瓜和蒜頭等零星農作,但也有不少土地是荒廢的。

後來,我踅進一家三合院跟一對老農夫婦聊天,他們興奮地回憶起早年種麥吃麥的美好經驗,還有種蒜頭的趣事。如今他們家四個孩子都不務農了,只剩下一位在附近的加油站任職,其他都遠在北部。

國光石化來了,勢必帶來環境汙染、自然資源破壞等諸多問題。但國光石化不來時,這些靠海的鄉鎮繼續跟過去一樣,缺乏謀生的機會。年輕人在地方難以立足,多數後代被迫選擇遠離。

多樣雜糧旱作的構想,過去有幾位學者曾嘗試著跟政府提出,且建議以有機農作的環境維護,取代現有休耕補貼政策,但都未獲得具體回應。政府行動遲緩,民間只好自己來。

這樁雜糧復興運動,不只是要活化土地,提升糧食的自產率。在芳苑舉辦意義,其實更想積極解決過多荒廢土地的問題,讓長年貧窮的鄉鎮,能有新的轉型契機,解決貧富兩極距離愈加擴大的困境,而非一昧地想引進汙染的產業,讓鄉民面臨飲鴆止渴的兩難。

為何一個小小的麥田收割,竟有如此多媽媽願意共襄盛舉,更深層的根本原因,當在對此一信念和理念的感動。這也是台灣最迷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參與者並未抗議任何環境或農糧問題,只是一群主婦想要尋找更好的美好生活,透過食物的美善,尋求生活的認同。他們彼此不認識,卻一起在此默默集會,尋找一個共通的未來。

當我們在往前,尋找一個新的可能時,不只想要阻擋一樁影響未來生態環境的不當投資,而是在設定幸福生活的指數時,一併考量到弱勢族群的基本生存權。當國光石化不來時,接下來,此地該具體地何去何從,這一個也該積極思考的環境正義,或許是從政者更須肩負的遠見吧。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張小虹:台灣文化創意「出包」

台灣文化創意「出包」
【2011/04/25 聯合報╱張小虹】

最近又見一樁全球精品名牌到台灣打越洋官司,假扣押疑似的侵權商品。過去這類新聞大家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但此最新事件之所以與眾不同,乃在於牽動的焦點已不再是仿冒A貨山寨版,而是台灣最近幾年喊得漫天乍響的文化創意產業。


法國愛馬仕公司針對台灣嬌蕉國際生產的「嬌蕉包」,提出侵權官司訴訟,前者是歐洲的百年品牌,後者是台灣新興的「文創品牌」。以前國際名牌跨海打官司,總是來勢洶洶,台灣官員又懼又怕,深恐被列入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力的「特別三○一條款」(美國貿易黑名單)。

這次「法國」公司來台,首先是被質疑其享譽全球時尚舞台的柏金包外觀,未在台灣註冊登記;接著智財局官員表示,若是「詼諧式攀附」則不構成侵權,一切交由法官判定,一反往常的喊假就打,而有了轉圜,有了幽默,有了討論「仿冒侵權」與「文化創意」之間的灰色可疑地帶。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此次備受爭議的「嬌蕉包」,究竟有何文化創意可言?它的製作方式簡單,將高畫素相機拍下的皮包外觀,以「熱轉印」的方式輸出在白色帆布袋上即成,而其售價則不及柏金包的百分之一。但就當前的時尚邏輯而言,「嬌蕉包」比「柏金包」更「酷」更「炫」,乃是因為它同時結合了當前最炙手可熱的「環保」時尚與「反地位」(anti-status)時尚。

君不見幾年前一只寫著英文「我不是塑膠袋」的帆布環保包,賣到全球缺貨。君不見從二零年代香奈兒以降,所有打倒權貴階級品味的設計,都成為最新一波的時尚品味。嬌蕉包的「嬌」對上柏金包的「驕」,自是充滿頑皮淘氣又青春時髦的想像。

故此次「出包」的重點,不在「混淆」而在「諧擬」,顯然沒有人會混淆尊貴的皮革柏金包與留有白邊的嬌蕉帆布包,而嬌蕉包所承續的創意,直可上溯到超現實主義以假當真的「欺眼法」或普普藝術的圖像複製。

故嬌蕉包若有爭議,其爭議點不在「侵權仿冒」而在「創意抄襲」,其爭議點的參考座標不是柏金包,而在比嬌蕉包早一年問世的日本品牌TATA BABY帆布柏金包,也是比嬌蕉包晚一年問世的美國紐約品牌的TOGETHER包。前者將皮革改為帆布,更將原本柏金包的尺寸乾坤挪移,可視為此次柏金包創意諧擬的第一波,而台灣的嬌蕉包雖有樣學樣用帆布,但卻露出似有若無的白邊,成就了「欺眼法」的另類趣味;而紐約的帆布柏金包最沒創意,直接拷貝了台灣嬌蕉包的「欺眼法」,僅將提帶部份改為白色帆布。

但若嬌蕉包僅是出現在美術館的塗鴉或kuso藝術創作,或是出現在街頭運動的「文化反堵」,則少爭議,但嬌蕉包卻是出現在資本主義市場,以謀取商品利潤為前提,便涉及種種法律相關議題。但不論其是否違反商標法,或是否踩到公平交易法的「攀附他人商譽」,也不管法官最後的判決,此次「出包」事件最值得我們省思的地方,反而是在如何面對文化創意無所迴避的「創造性挪用」,才有可能真正處理日後各種灰色可疑地帶層出不窮的爭議。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陳柔縉:夜市人生

夜市人生
【2011/04/21 聯合報╱陳柔縉】

台灣拚觀光,庶民夜市猶勝明媚湖山。最近,台北市推出寧夏夜市千歲宴,要把平均五十歲的二十家小吃集中上桌,一桌三千,一人三百元,一次吃遍。


台北夜市的來歷,以寧夏夜市來說,最早是1935年,有位叫劉萬居的年輕人出面跟官方申設才開始的。依當時報紙所載,夜市的範圍就是蓬萊公學校前的「道路兩側」,一如今天的規模。

同年的寧夏夜市,也已經演出夜市人生的戲碼。姓林的和姓呂的,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攤販,為了爭奪好位置,一個持錐,一個揮刀,引來一堆群眾圍觀,但沒人敢上前制止,最後兩人把對方的肚子、大腿、後背,都弄得鮮血淋漓,才雙雙被扶往派出所自首。

沿寧夏街往南走,不遠就會遇到圓環,那裡也曾有著名的夜市,始於1930年。19296年經濟大蕭條,代理美國汽車的台灣代理商之前還猛刊廣告,一進30年,就如消了風的氣球,癱軟伏地。景氣不好,大稻埕的店鋪也生意清淡。報紙說,一些小販就「聚集在圓環公園、陳祖宗祠(按,今寧夏街廿七號)前。開設夜市」,生意頗佳,他們很有頭腦,吆喝了四、五十人,準備在大稻埕各空地再辦短期夜市,三或五天不等。

1937年,台北詩社以台北夜市為題,圓環入詩的次數比寧夏夜市多;「堪羨圓環風味好。十人飲食九傾杯」、「圓環掩映電光推。簇簇車聲似晚雷。成列商人長雜踏。許多購客好徘徊」,早年圓環之盛,可以循詩追想。

嘉義市聞名的圓環,則戰前即已存在,還噴著水,被稱「中央噴水池」。1933年,前輩畫家陳澄波曾將噴水池入畫,池邊如迷你版艾菲爾鐵塔的電塔,也忠實出現在畫裡。1931年,噴水池畔到台灣銀行這一帶也有夜市,不過,因汽車來往繁忙,遭警察單位勒令遷往今西門市場附近。

日本時代,台灣各地街庄已有不少夜市,往往在廟前開賣。竹山廟前的十字路口,每天晚上總有三十個攤販聚集成市,遇到大拜拜,更爆增到一百攤。宜蘭市中心拜媽祖的昭應宮,也是賣魚的加賣吃的,人潮不絕,為附近商店帶來許多錢潮。

不過,這兩處都曾因妨害交通,也被警察勒令遷移到市場內。日本時代,日本政府在各地興建市場,就像現今台北的紅樓劇場一樣,有圍牆包住,裡頭主建築之外,還有不小的空地。夜市攤販就是被趕進市場牆內的空地。說也奇怪,台灣人似乎就是不愛夜市如圍城,搬進牆內的新夜市馬上人氣盡失。宜蘭民眾抱怨官府失策,竹山則經過陳情,從市場內搬回馬路邊,夜市才再度復活。

台灣人喜歡的夜市本質,必須熱鬧紛亂,讓人可以隨性不拘、自由進出,似乎老早已經相互許諾。今年士林夜市五百多攤即將搬入新建大樓的地下室,攤商擔心夜市走味,並非沒有道理,而是發自對夜市人情的直覺。

(作者為作家)

劉克襄:桐花季的下一步

桐花季的下一步
【2011/05/20 聯合報╱劉克襄】

每年春末,從土城以迄三義一帶的丘陵地,油桐花總是趕集式地繁華綻放。

千禧年以來,客委會擷取這一綽約的風景意象,年年舉辦桐花節慶,帶動了地方觀光風潮。如今桐花如春雪到來,好像也在提示我們,地方文創產業中,這是最成功的範例。

其實早年油桐花並未開得如此茂盛。山區人生活貧窮,鎮日忙著農作,圖的也只是每日溫飽,無暇注意油桐花盛開的綺麗。當時的交通不發達,更間接妨礙了遊客的到來。

桐花逐漸成為野外賞景的主角,大抵是北二高暢通,小鎮懷舊旅遊興盛後,延伸出來的觀光內涵。如今一如櫻花的輪替,各地桐花何時盛開,深諳旅遊者都知,只要按著桐花網站的精準報時,前往花開的地點,都能一飽眼福。

尋常桐花透過旅遊機制,轉化得如此細膩,委實教人驚奇。早個十年,國人或許也未想到,除了早春賞櫻,日後也有晚春賞桐。但若以這兩種花對照,應各有其表徵。

賞櫻,大家或許會聯想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的精神,以及追求瞬間飄零的淒美。賞桐花呢?成功的文創起步之後,除了地方產值愈見精緻,跟桐花有關的生活內涵,其實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發掘。關於此,筆者有兩個面向的拙見。

第一、從油桐的依賴,感懷早年惜物的簡約精神,始終未被昇華。

油桐約百年前才自嶺南引進,迅速地廣泛栽植。這裡往往是土地貧瘠生活窮困的山區。油桐最初只是取籽提煉桐油。五月桐花哪裡開得多,意味著那兒油桐籽更豐富。秋天油桐果實成熟了,農民開始忙著採收。孩子們也三兩結伴到郊外撿拾,賣給油場,賺取零用錢。

桐油是油漆的重要原料,用途相當廣泛。木器、地板、銅器和鐵器等家庭物品幾乎都要使用。早年桐油價錢高,油桐籽收集愈多,當然能賣得好價錢。油桐生長快速,除榨油外,樹材還可做家具、牙籤、木屐和火柴棒等,更是造紙的理想材料。久而久之,油桐在中北部的窮鄉僻壤,扮演了重要的經濟支柱角色。

只是以桐為名器的藝術表現,或以桐為艱苦的論述,這等火候仍嫌薄弱,還有待更豐厚的人文陶冶。

第二、晚近綠能生活和產業獲得重視,油桐樹栽作的生態意義,恐怕是另一個值得闡揚的內涵。

當初引進時,農民相信油桐是高經濟的造林樹種,可以賣得好價錢,種植特別認真。早期確實也為農民帶來一些財富,但隨著化工合成物的發明,桐油的功能大大被取代。此後收購一堆的油桐籽,只能換得微薄的賤價。農民不得不放棄桐油的採收,任其遍野生長。

到了七○年代末,油桐因生長快速,在國人綠色意識逐漸啟蒙下,意外地成為造林政策的重要樹種。其實這不盡然是一個正確方向,反而更該思索,原本低海拔森林應有何本地樹種的多樣內容。

再者,使用人工合成桐油塗漆的家具或物品,對環境、人體都會造成不好的長遠影響。天然桐油無汙染的品質,更能獲得大家的信賴。或許,重新闡述天然桐油的價值,製成相關的安全產品,如今也是一個美好的契機。

桐花季已走過一個亮麗的年代,應該有另一層次的提升,好好論述昔時的生活情境。那意義不應停滯在觀賞花朵的綺麗,或者只藉諸文創美學,提升地方物產的產值。深化貧窮的況味,加強綠能的意識,或許是行之久遠的下一步。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莊祖宜:廚房裡的科學革命

廚房裡的科學革命
【2011/05/21聯合報╱莊祖宜】

五四期間看到一些談科學與現代化的討論,不禁想到我的志趣所在—烹飪,也在本世紀初歷經了一場席捲廚藝界的科學革命。一般俗稱的所謂「分子美食」從巴塞隆納的El Bulli、倫敦的Fat Duck、巴黎的Pierre Gagnaire等美食殿堂裡流傳開來。許多頂尖廚師們不再只是拿著菜刀的傳統工匠,而是能精確使用針管、液化氮、離心機等精密儀器的研發員兼創作狂人。


這些廚師們與科學家和工程師合作,質問每一個過去習以為常的烹飪環節,一方面企圖了解背後的物理化學變化,一方面尋求更有效的途徑來提升食物的色香味,比如以恆溫水槽長時烹煮經真空包裝的肉類,以達到裡外一致的理想熟度。更極端的做法則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食物的質性,比如把湯汁轉換成帶有薄膜的人造魚卵,製造驚喜和感官的衝擊。

對一般大眾來說,分子美食或許有點虛無縹緲也遙不可及,但其實說穿了,烹飪本來就是一連串物理化學的變化過程—煎煮、冷凍、打泡、發酵等等都是質性的改變,在沒看過的人眼裡就像變魔術一樣。

長久以來,烹飪技術的發展仰賴經驗的傳承累積。如果遵照一個程序通常可以做出好菜,那麼就不求甚解的代代相傳下去,偶然出了狀況只能怪自己倒楣或是風水不好。於是乎我聽人說,發麵的時候不能講「不知道發不發得起來」這種風涼話(呸呸呸),還有像《巧克力情人》這部飲食文學名著裡說的,豆子煮不爛表示家裡有人失和,所以煮豆子時最好唱唱歌討豆子開心。樂觀的心智和灶台前的歌聲就像祈福咒語一樣,心誠則靈。

法國著名的食品科學家,也是「分子美食」一詞的發起人艾維.提斯對這類「婆婆媽媽的古方」(old wives'tales)特別有興趣,近年來一直鼓吹大家蒐集烹飪古方,以科學的方法檢視它們的可信度。比如說他們發現煎烤肉排的表面並不會達到「封汁」的效果,事先撒鹽也不會抽乾肉排裡面的水分。

專業廚師們譽為聖經的《食物與廚藝》作者哈洛德.馬基,更在紐約時報上專文挑戰義大利媽媽們世代堅守的煮麵原則,以理論和實驗證明,煮好吃不軟爛的義大利麵並不一定要用「非常大量的滾水」,因為麵條在低於沸騰的水溫下吸水量非常細微,所以即使用少量的冷水煮麵也不至於影響麵條的質地,而且溶入水裡的麵粉並不會讓麵條變得比較糊爛。最後說穿了,用一大鍋水煮麵唯一的優勢就是不需要一直攪拌。義大利媽媽們說這是離經叛道,馬基說這是節約能源。

談到煮麵條、水餃,中國人的傳統祕方是「點冷水」,講究三煮三滾,我之前也奉行不渝。後來看了人氣部落格「周老師的美食教室」裡,家政大師對此評為「食古不化」,說「以前人用炭火,水大滾後無法立刻降低火力,得加冷水才行…現在都有瓦斯爐,把火力關小就好」。小女子聽之如當頭棒喝。

傳統古方是前人經驗與智慧的累積,提供我們寶貴的參考原則,遵循時更有一種美好的歷史延續感。然而傳承歸傳承,如果盲目照著做則是墨守成規、故步自封。這波廚房裡正在進行的科學革命,為我們解釋鍋子裡和麵團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了解,下廚之人得以修正錯誤,不靠運氣也能發好麵、做好菜,甚至舉一反三,脫離既有食譜與經典菜式進行改革創新。所謂分子廚藝,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此而已。

(作者為飲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