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5

韓良露:清明、寒食與上巳

清明、寒食與上巳
【2011/04/05 聯合報 / 韓良露】

中華文化傳統的民俗節慶祭典,有兩個重要的來源:一是節氣,根據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黃道畫定。一年有廿四節氣,節氣的日子是太陽曆,除了閏年的小變化外,每年都在固定的新曆;因此每年的夏至、冬至、清明等都在差不多的時候,很好記憶。在節氣中,清明也是重要的日子,清明是廿四節氣中,唯一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一天,但現代人大都只記得清明節是國定節日,忘了清明亦是節氣。


其實古代在清明節前後,本有兩個比清明更重要的節日,近代卻被忽略甚至遺忘了。今年新曆四月五日的清明節,恰逢農曆三月初三,即古代的上巳節,台灣中南部還有不少人在三月三上墳的,這些風俗中隱藏著古代的記憶,因為上巳節曾是古代的掃新墳的日子,本來只有僧人才在清明掃墓,宋代之後,才演變成掃舊墓的日子。

另一種傳統節日的來源,是農曆的靈數日,如二月初二的中和節(俗稱龍抬頭,又稱春龍節)、三月初三的上巳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六月初六的天神節,古人認為這些重複的數字寓含了神秘的原理,但這些日子根據的都是月亮繞著地球轉的太陰曆,每年的端午、七夕的日子都得查曆書才知道在太陽曆的那一天。

太陰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是非常老的節日,代表三的靈數,意味一生二、三生萬物的生育力量。上古時期三月三時,會在水邊祭祀大胸脯、大肚子、大腿的原始女體,也是古代母系文明遺留的信仰;選擇在水邊,也和今日人類生命來自海洋的說法不謀而合,水也有羊水的象徵。至於上巳節為什麼後來演變為上墳祭拜祖先,當然和倫理思想發達後,人的生命來自祖先的觀念攸關。

清明節氣除了接收了上巳節祭祀祖先與掃墓的傳統外,還接受遠古另一個重要的節日,即寒食。寒食據說是最古老的節日,源於舊石器時代鑽木取火的紀念。因為人類用火帶來文明的躍升,因此古代氏族、部族都由有權力者管理火種,日後即引申為家族祭祀香火;漢唐宋年間,皇帝都有賜新火給眾臣的風俗。

為什麼年年要賜新火,因為古代四季鑽木取火用的是不同的木,在冬去春來一年之始,往往必須熄去舊火,點燃一年新火。這個工作在遠古時期十分重要,寒食即代表在這段時間中舊火熄滅、新火不繼的日子,人類必須回復無火寒食的蠻荒。寒食節為紀念無火而禁火,直到清明前一夜才點燃新火,清明又有恢復明亮之意。

古代寒食節本為一個月,後來變成七日、五日、三日、甚至一日。在漢代,寒食是清明節三日,到了宋代,變成清明前一日。如今華人都不過寒食了,因為世人都忘了寒食和火種的關係。民間關於寒食的傳說,只剩下晉文公為紀念被火燒山自焚而死的介之推的故事,介之推的故事雖然悲壯,但卻比不上人類用寒食日去記憶火種和文明的新生的關係。

今日人類和火種的關係,已不是鑽木取火的辛苦,而是核能的危險。當我看到福島核災的居民,在災變初無電無汽油只能吃寒食的慘狀,第一次讓我感受到寒食節的古老意義。當人類越來越不懂用火的安危,也許有一天文明又要顛覆回寒食與鑽木取火的蠻荒。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